第43章 黃天明 讓晉江鞋“踏”遍陝西(1 / 2)

◎陳維曦

黃天明,晉江青陽人,現任陝西省福建商會常務副會長、西安勝藍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等,喬丹、361°等知名運動品牌西安總代理。

25年前,為了尋求事業上的突破,已過而立之年的晉江青陽人黃天明決定下海經商。他離鄉背井,帶著幾十雙運動鞋樣品擠上了前往西北的列車。單槍匹馬闖蕩,他的腳步隨著列車停靠在了六朝古都西安。從此,他的事業也紮根在了這片粗獷厚實的土地上。

1987年,在西安,黃天明以1萬元起家進入運動服裝市場,第一個3年後,他賺得了自己的第一個100萬元,第二個3年後,他賺了第一個1000萬元,現在的他已經身家過億。一手創辦勝藍貿易有限公司至今,公司已發展成為喬丹、361°等知名運動品牌的西安總代理,而勝藍的商業版圖也正逐步往大西北地區覆蓋,發展態勢蒸蒸日上。

2012年6月,趁著黃天明回鄉小憩的短暫空閑,記者前往拜訪並采訪了他,聆聽這位61歲西北晉商講述創業的酸甜苦辣。

晉江賣菜西安賣鞋

晉江人有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強烈的競爭意識,目光遠,善於抓住時機。黃天明正是這樣一個人。

黃天明原本在晉江做蔬菜生意,每天淩晨1點起床去鄰近的縣裏進貨,淩晨兩三點批發完蔬菜,必須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趕回晉江,把菜售完,否則就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6年,辛苦所得也僅為維持家用。

1987年,36歲的黃天明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放棄蔬菜批發生意,離開晉江,出去闖一片天!他的這個決定立即遭到了來自家庭的反對。父母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份生意雖辛苦,但也已經足夠養家糊口,去哪裏?做什麼?遇到什麼?結局怎樣?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已經決心要走出去的黃天明,不允許自己有那麼多顧慮,他沒有拿父母的一分錢,隻身帶著做蔬菜生意時掙來的全部積蓄1萬元來到了西安。

資金有限、沒有人脈、不熟悉市場……初到西安的他,還有些適應不了當地的氣候。但回想起那段日子,掛在黃天明嘴邊的卻總是一句話:“我一路走得很順。”顯然,他是個吃苦卻從不說苦的人,在他眼裏,所有的苦、所有的難,似乎都是理所當然。

那段時間,晚上就住在租來的房子裏,白天則不停歇地到一家家市場去看、去問,黃天明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對西安的市場進行了考察。

當發現西安市場上晉江的鞋子隻有很少的份額後,他將目光鎖定鞋業。“我比較了解我們晉江的鞋廠,質量和款式都非常的好,廠家的實力也比較雄厚。”之前沒有接觸過這方麵生意的他,在這條路上不斷地嚐試、失敗、學習,再嚐試。“當時並不在意會不會賠,我堅信隻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如果實在不行,我就去北京、武漢,人隻要不趴下,腳下就一定還有路!”他說。

他沒有太多的猶豫,在西安東大街租了個不大的櫃台,並用剩餘的資金從晉江鞋廠進了100多箱的鞋子。由於質地優良、設計新穎,鞋子很快就銷售一空。這個利好業績,為他進駐西安市場又添了份自信。

“在最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明確代理哪家品牌,各種品牌的鞋子都在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銷售的產品質量都是很不錯的,雜而不濫。”黃天明說,最初的他,還沒有明確的品牌意識,但在他的經商理念裏,已經萌生了最樸素的品牌觀,質量上乘、設計獨特是他選擇產品的標準。對產品的嚴格把關,正是他對自己品牌的樹立過程。

開拓市場覆蓋陝西

從1993年開始,黃天明做起了貴人鳥、361°、喬丹西安的總經銷商。做經銷商沒多長時間,在這個中國市場上既傳統又中堅的力量,遭遇著的渠道扁平化浪潮等壓力的考驗越來越明顯。

也正是在這一年裏,黃天明開始在業務發展戰略方麵有了新的部署,公司再次進入零售領域,向渠道下遊延伸,穩定並鞏固自身在市場中的地位,以產品分擔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追求企業經營的品類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