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不懂所以被玩死(6)(2 / 2)

不幸的是,這事捅出去了。捅出去的人,就是唐伯虎。唐伯虎做完模擬試題,興奮得不行,轉而告訴另一個考生——都穆。阿虎的意思大概是說:今年的試題可能是朝著這個方向走。跟高考猜題差不多,是猜題還是泄題,就看利益的角逐了。

都穆考生去一個姓馬的官員家蹭飯吃,忽然部裏來人,都穆回避。人回避了,耳朵沒回避,聽到部裏頭的人這麼句話:“考生唐伯虎此次又是第一(唐寅又舉第一矣)。”一個考生最不喜歡聽到說另一個考生考得好,羨慕忌妒恨的都穆告密了……

接下來的事,朝著有利都穆的方向發展。當年錄取在前麵的考生全部考試成績作廢,名次往後推移,本來落榜的都穆入選。華昶被打得死去活來都沒招出來的告密人,就是都穆。然而,有著雪亮眼睛的群眾,總能找到蛛絲馬跡,這位仁兄從此沒法混了,一直被人唾棄到死,居然找不到一個願意替他寫碑文的。良心發現的都穆曾想和唐伯虎和好,有一回他委托人安排唐伯虎一個飯局,然後都穆在飯局上突然出現,正想道歉,唐伯虎“神色俱變”,從樓上一躍而下,閃回家,破口大罵:賤骨頭,還想逼我原諒他?

劇變的那一年,唐伯虎虛歲三十,是做鯉魚還是成龍,沒什麼懸疑了。朝廷已經把他這條龍打回成小鯉魚:永遠取消考試資格,降格為事業編製,前往浙江工作。徐經亦如此。

這件發生在而立之年的事件,成了唐伯虎人生和人生理想的一個分水嶺。他的人生如何?“愧色滿麵,夫妻反目”,第二任妻子和他離婚。秋香呢?大家不要迷戀秋香,秋香不是唐伯虎女朋友,而是他同學的女朋友。唐伯虎連死的心都有了,但想到弟弟“弱不任門戶”,還是屈辱地活了下來。人生理想呢?他堅定了要死心塌地做一個文藝青年的決心。他要把自己對文化、對藝術的感悟,整理記錄下來,傳給對這些有興趣的人,藏到深山裏,“傳之好事,記之高山”。

就在那一年,唐伯虎決定做一個藝術家的唐伯虎,而不是一個政治家的唐伯虎。他的決定也許對了,因為憑他的那張大嘴巴,真的很難在官場混。

第二年,唐伯虎給摯友文徵明留下一封信,拒絕去浙江做那份屈辱的工作,走了。沒有秋香陪伴,隻有人世的滄桑,隻有對藝術的執著,陪他走入廬山,走入洞庭湖,從16世紀的藝術長廊走來,走了五百年了,越走越光明,越走路越寬,似乎還未走完。

劉哥曰:唐伯虎考試的悲劇在於,他的落榜既不能歸結於他的才華不夠,也不能歸結於考試製度不合理。他是冤枉的,可他的冤枉又不能靠司法還他以公道。人生是不是本來就有一些無法去抗爭的“局”?這些“局”算不上陷阱和陷害,卻能製造你人生的悲劇。

我們沒有資格去責怪唐伯虎的輕狂,試想吧,你是一個才子,一幫商賈界的巨頭用錢砸你,一幫政治界文化界的大佬用榮譽捧你,一幫鶯歌燕語的美眉歌星用緋聞黏你,作為一個正常的文藝青年,除了輕狂,你還能選擇什麼?是不是如唐伯虎所言“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輕狂,也許就是一種看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