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3)

自己所擁有的隻是十年來對網配這個圈子的一些見解,和一個不錯的嗓音,要真正說到配音,還差得遠呢。

顧敘把每天早上的練習稱為做早課,比專業播音的人都認真,隻要天氣不下雨,他都堅持下來了。

現如今隻是十月份,白日裏穿一件T恤,套上風衣就挺暖,但是早上和深夜的時候卻還是很冷。

顧敘穿上厚棉衣,每天早上來做早課的時候,也會豎起耳朵聽其他人朗讀,隻有這時候才覺得正在自己的水平是多麼可笑,在網上發布的配音作品真隻是小孩子過家家而已——玩玩。

不過現如今,基本上沒有什麼網上的配音圈,或者公開出來的一些配音作品,大眾在看電視節目的時候,很多人也不會想到原來電視中的聲音都是經過後期配音製作出來的。隻有一些專業的人士,才會去關注配音這個行業。

顧敘雖然不是學配音的,也沒打算以後轉行做這方麵,不過他是那種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的人。以前是沒時間,現如今有了時間,自娛自樂也要玩的有點水平。

不管是在哪個領域,要想進步,不斷的模仿和練習必不可少。

一個人的成就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後天突然就會獲得,靠的是日積月累,不斷的進步之後,量變達到質變。若是天賦比不上別人,努力再比不上別人,那就完了。

除了在早上去練習朗讀,顧敘還買了一個收音機,睡前會收聽一會兒節目。

廣播電台裏有很多不錯的節目,除了聽新聞了解國家大事以外,顧敘很喜歡某個音樂電台。

電台裏經常會放一些很不錯的歌曲,他不喜歡用當下最流行的MP3,像這種隨機播放的歌曲恰好和他心意。聽到好聽的歌曲會心裏輕輕的哼著唱起來,覺得放鬆許多。另外也是這個頻道的NJ(主持人)的聲音讓他很喜歡,聽著聽著就入迷了。

其實一開始,顧敘買這個收音機隻是想聽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配音節目。

有一個節目是他一直收聽的,節目是在晚上,播放的是是一些電影的錄音剪輯欣賞,有老有新。電台的編輯把配音抽取出來,經過剪輯加工,加入了一些劇情解說,轉化成為一個特色的音頻節目。聽眾們不用通過看電影,隻需要聽,就能大致的了解到整部電影的走向。反複的聽來,一點也不會厭倦。

這種感覺是難以描述的。試想聽眾們聽的時候,會在腦海中不自禁地想象出一幅幅畫麵,這些美麗的畫麵構成了一部完整的電影,演員在想象中互相對話,就連臉上的表情肢體的動作都一清二楚,自己賦予了人物力量,讓他們隨著劇情走動,那種感覺就像自己拍了一部電影一樣,難以忘懷。

顧敘最喜歡的是譯製片的剪輯,老一代配音演員的聲音實在是太有特色,尤其是上譯製片廠配音的電影,不管放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黯然失色。如天籟一般的聲音,總讓顧敘如癡如醉,一邊聽一邊模仿,恨不得這些配音大牛們紛紛附身在他身上,一下子就能達到那個程度的水平。

“嘿,顧敘,出去打球不。”突然有人拍了一下顧敘的肩膀。

顧敘嚇了一跳,下午沒有課,他正在聽那個很喜歡的音樂電台,一點都沒有發現有人近身,扭頭見是寢室的老四田中華,一個東北爺們,向來都是這麼咋呼呼的。他搖了搖頭說:“不了,你們去吧。”

“你天天在做什麼呢,神秘兮兮的。”田中華看顧敘似乎在寫什麼東西,俯身手一快抽出正在寫的本子,“不會是情書吧,說吧,看上咱們係哪朵花了?”

顧敘無語,他怎麼可能回去寫情書,別說沒有動心的女孩子,要寫也不是寫給女孩子。

把耳機摘下,站起來毫不客氣地把本子拿回來,有點不高興地說:“沒寫什麼,你別動我東西。”

他寫的不過是一些小說構思而已,小心地把被略微弄皺的封皮捋平,合上,夾在一本專業課的課本裏。

老四田中華是看顧敘一天到晚神秘兮兮的,經常見不到人,也不和寢室的同學一起活動,好心想拉他出去打球,這麼被顧敘一說臉上掛不住,又沒有台階下去,尷尬的站在那邊。

躺床上看小說的老六施容,扶了扶眼鏡,有點陰陽怪氣地說:“你管他幹嘛呢,顧大才子估計又在構思他的作品了,這麼被你一打攪,估計一篇讓人交口稱讚的好文章就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