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很多出版社對新人作家都是按照銷量分成稿費,對待當紅的作家,就一次性買斷稿費,可以保證出版社的利益最大化。
顧敘出版的那本小說《神奇筆記本》,他是新人,沒有做什麼宣傳,銷量也隻能是一般般,不好也不壞。比起同係列的幾本奇幻小說,還是差了一些。不過他已經很滿意了,第一次寫小說就能出版,賺到了不少的一筆錢,讓顧敘非常高興。
這筆錢離顧敘隻能一次性付清全款的目標還有非常的遠。
默默歎了一口氣,看著樓市的廣告,上麵那誘人的價格,也隻能忍痛放棄了。
顧敘把房地產的傳單丟進垃圾桶,打開電腦,繼續寫小說掙稿費。
他現在每天晚上寫好作業之後,接著就窩在房間裏打開電腦寫東西,白天的學習占去了大部分的時間,沒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配音等等,都放在了周末,去尚方的錄音室去配音。
這裏的房子隔音不是很好,有時候隔壁講話的聲音都能聽的一清二楚,配音的話……
動畫的第二集尚方找了很多新人,完美主義者深度表示非常不滿意,於是要求新人必須在上古培訓班上課,讓他滿意之後才行。
而顧敘自己現在是在策劃一個廣播劇。
他有個設想,就是把自己的短篇小說《神奇筆記本》改成廣播劇。
廣播劇和動漫配音是完全不同又一脈相承的兩種東西,論壇裏也有做廣播劇的,不過很多都是像顧敘一開始做的那種——沒有後期搭場,沒有簡單清晰劇情走向,沒有最基本的人聲處理變化等等——配音小段子。
顧敘想做的是一部完完全全的高質量廣播劇,劇本改編自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說《歸魂》,靈異題材,做出來應該會有二十分中,不長不短,拿來練手剛好。
廣播劇說來其實就是一種用聲音表現故事的形式,他主要的特點就是完全隻靠聽覺的手段,調動聽眾的想象力,去理解所要表達出來的故事,這就非常考驗製作者的水平了。
因為他和視頻配音不同,視頻配音重點在於配音,廣播劇則是全方麵都要照顧到,缺一不可,哪一方麵弱了,整個作品就毀了。
所以首先必須要解決的不CV問題,而是後期。顧敘隻會一些粗淺的處理,這個活肯定是要交給其他人。
他谘詢了深度,深度說:“怎麼做我知道,不過能做成什麼樣的效果,就不知道了……因為沒有音效庫。做動漫配音,對人聲處理,加上原本就有的音樂,就可以了。做廣播劇想達到你要的那種效果很難,我從來沒有做過。”
“那怎麼辦?”
深度無奈地說:“需要的音效我可以從其他地方扒下來,不過我一個人肯定是不夠。網速太慢了,下載一部電影都要一個晚上,而我要的隻是其中一個音效……”
顧敘:“……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有啊。”深度說,“找專業的要啊。其實很多電視電影的音效,都是音效師做出來然後錄下來的,他們肯定有很多。”
顧敘:“……”
這不是廢話嗎!
雖然這樣說,深度還是加了一句:“讓我試試吧。”
顧敘和深度一樣,是個完美主義者,做不好的東西寧願不做,深度既然這樣說了,就表示他無論如何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的最好,在這點上和顧敘不謀而合,而尚方就有點不一樣。
新廣播劇裏麵的CV大部分是用了顧敘熟悉的人,顧敘本人自己配男一號,笑笑配女一號,尚方配的是筆記本,其他人也是之前有合作過的,或者是上古社團內一些比較有水平的CV,還有幾個新人龍套。
周末顧敘和尚方約好,喊上笑笑一起去錄音室配音,爭取把這個廣播劇中他們三個人的部分給錄好了。
一大早,顧敘提著電腦剛出門,就撞見了租在對門的鄰居,他們之間隻隔了一個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