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瞞天過海 五龍齊聚(2 / 3)

“哈哈哈,好,”老道開心笑道。

李匡躊躇問道:“真人,那我們該如何做?”老道也不回答續而說:“你也不用叫我真人了,老道我這一生隻收過一個徒弟,可惜逆徒卻貪念紅塵離我而去。今日見你,不如就收你為徒,你我有了師徒之名,我就把畢生所學寫成書,今後交給你的子嗣,以延續我地門龍神一脈。二十四爵中必有一人是從我道家,這也是命中之數。”

“好,那徒兒就拜見師傅了。”李匡說罷“砰砰砰”就是三個響頭。老道見了哈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甚好。徒兒快快請起。”笑罷扶起李匡。李匡起身見自己一身孝服哀道:“隻是徒兒現在有孝在身,不能好好與師傅慶賀一番了。”

老道歎道:“或許機緣如此,現在你速速把孝服脫了。”

李匡不解道:“師傅,這是為何?”

老道續而說:“為師我要使用之秘法就是要向陰間隱瞞你爺爺的死訊。?”

“隱瞞死訊?”李匡愈加迷惑了。

“不錯,你爺爺是壽終正寢,魂魄應該還沒到地府,隻到瀛台。如果我們現在把你爺爺的魂魄用黃雞引回人間,再在風水靈堂處搭建靈室保住屍體和魂魄,就可以借地脈龍氣隱藏住你爺爺的死氣,陰間無從查起,等到一年後下葬,也不影響,否則你爺爺就會成為孤魂野鬼,到時風水也就沒有意義了。時間就定在今夜,你要如此如此.......”老道耳語道。

李匡雖然並不明了,但也不含糊,聽了老道之言,立馬脫了孝服,而後又拆了靈堂,給了些財物把蔡先師和徐老頭打發走了。蔡先生臨走時大罵李匡不孝,徐老頭卻不多言,急急忙忙的走了。而後在老道的指點下,李匡命仆人把李家大院的東廂房拆了,又到鄰村召集了許多工匠。好在家業雄厚時至傍晚已把工匠和苦力集齊。眾人飽食一頓後,就等夜幕降臨時了。

烏蒙山的月色明亮而澄澈,然而這個夜晚的李家吉地卻一點都不平靜。老道與李匡帶領工匠,駕了牛馬車數十輛在蜿蜒的山路上,在火把的指引下猶如一條幽靈組成的火龍,最後彙集成一個火堆,“碰碰”的聲音隨即響起。老道在白天對墓葬明堂的位置已是十分了然的了,夜裏前來是為了穩妥起見,畫好方位,準線校準放好後,便交給管家處理了。這倒也不用李匡和老道操心,管家李安是老太爺手中的老人了,辦事甚是穩妥。於是二坐上馬車又急急忙忙的回了李家大院。

下了馬車,進入靈堂,由於李家人丁單薄。買來的下人也隻有幾個丫頭畏手畏腳的立在靈堂四周。棺木幽靈靈的黑漆閃爍著幽光,但未上漆的裏蓋邊緣卻泛著一絲絲金光,這便是那金絲楠木的玄妙之處了。李老太爺的屍體就停在正中的棺材蓋上,黑布方巾遮蓋著臉頰,顯得有些詭異。

退了眾人,老道巡視了一周,叫下人把準備好的公雞與供桌安在正堂,命李匡掀開老太爺臉上方巾,也不需什麼桃木劍,從懷中摸出一道黃符,點上朱砂按在屍體眉心。續而又摸出一道黃符貼在公雞頭上,劍指一直大喝:“亟爾吾道,瀛台方寸,借歸陰人,李國天急急如立令。”地上原本安靜的公雞猶如通神,頓時挺將起來,隨即又安靜下去。

老道見此,便知事兒成了一半,鬆了口氣坐下。李匡知道現在正是賄賂陰神的大好時機。在院子的正道上連續燒了七堆“豐都萬貫鈔”。約莫一個時辰,一陣陰風席卷正堂,公雞醒來,撲騰了幾下,直挺挺的死了。老道,李匡二人到老太爺屍體前一看。隻見李老太爺臉色竟然平和了許多,猶如熟睡一般。老道知道大事已成。隨即和李匡出了正屋,把正堂大門緊閉,又貼了張驅鬼符篆。李匡問道:“師傅,爺爺既然回來了,又為何要在門上貼上符篆?”老道哈哈一笑道:“徒兒,為師這‘瞞天過海’之術就分為三大步,這第一步就是‘強奪”,方才已從瀛台強行把你爺爺的魂魄取回來,但明日陰神必定會發現走失了‘人口’勢必就要回來查看,我在門上貼下此驅鬼符,就是防止陰神難於入內。”李匡震撼道:“想不到,這符篆竟有如此大的神通,連陰神都能抵擋?”老道自信言道:“其實,陰神無非就是有法力的鬼罷了。我地門龍神一脈本無克製它的符篆,隻因為師早年曾遇到過一個茅山一脈的道友,我們相互論道,好不快活啊。離別時他贈我的‘十八品’寶篆就是這靈符了,鬼神見了都要回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