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我心中的上帝

這部書是繼《生為女人》和《漂亮妹妹》之後又一部女性題材小說,我的女性三部曲之最後一部。《生為女人》寫的是鄉村女性,《漂亮妹妹》寫的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從農村來到城市打拚發展的女性。這部寫的是當代知識女性。

自處女作《畫魂——張玉良傳》麵世至今,我在文學這條路上已耕作了三十一個春秋,除了散文和中短篇小說,寫了十八部長篇傳記文學,四部長篇小說,出版了七十多個不同版本的書,多部書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並搬上了歌劇、話劇、滬劇和黃梅戲舞台,在海內外產生過強烈社會影響。處女作《畫魂——張玉良傳》(後更名《畫魂——潘玉良傳》)出版了16種版本(包括外文版),累計發行700萬冊。我的每一種書麵世,無不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和偏愛,印數不俗。記得《畫魂》麵世後,很多地方出現了張玉良熱。海內外數十家電台連播,並改編成廣播劇演播。《文彙報》、《中篇小說選刊》等二十多家報刊轉載連載,《文藝報》、《光明日報》、《文彙報》、《安徽日報》、《社會科學》、《清明》雜誌等報刊,發了各種評論文章50多篇,獲“清明文學獎”一等獎,收到3000多封讀者熱情洋溢的來信。寫信的人有老教授、僑屬、工人、農民、大中學生、知識青年、圖書館管理員、離退休幹部、文壇前輩、著名作家,還有囚犯。有的讀者給我寄書、寄畫冊、寄郵票,書法家、畫家給我贈寄他們的作品,有讀者在節假日給我寄夾有錢的匿名掛號信,說是給我的慰問費,還有人千裏迢迢帶著他們奮鬥的成果和親手為我製作的美食,來與我分享,還要把他們取得的成就歸功於受我作品的影響。有位河南妹子,她讀《畫魂》的時候,正處在人生的低穀,她受到張玉良精神的激勵,開始練習書法,今天,她已成了遠近聞名的書法家了,中國書協會員,並被所在地書法家們推選為市書法協會的主席。

在《畫魂——張玉良傳》掀起的股股熱流的時候,我竟被掀進了四麵楚歌的深淵,謠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在孤獨和寂寞的日子,是讀者給了我勇氣和力量。我的第一部十一萬字的中篇小說發表了,在讀者中產生了一些影響。我收到了不少讀者來信,其中有位鄉村小學教師,結婚前夕被女朋友拋棄了,他受不了這個打擊,在給我的信中寫道:“……一股憤怒的火焰油然而起,氣憤時,我便產生了錯誤的念頭,你不讓我幸福,我也不讓你快樂。在這危在旦夕之時,同事們發現了這一苗頭,他們無不用自己的親身經曆開導我,其中一位老師及時推薦了您發表在1984年第3期《新苑》上的《她被遺棄了嗎?》一文給我看。深夜十二點了,我翻開《新苑》。起初,我怎麼也看不進去。讀著,讀著,慢慢地,我這個從不輕易掉淚的小夥子淚水簌簌地往下掉。鬆泉這個善良的忠於感情的小夥子叫我肅然起敬;竹芳那顆閃著金子一般光彩的心靈以及她那堅強的意誌,叫我無地自容;同是人民教師,為什麼竹芳的胸懷是那麼寬闊,而我是那麼狹窄呢!我被竹芳那高尚的情操感動了。看完一遍,又看了第二遍。我想通了。我要感謝同事們的好言相勸,更要感謝您,感謝您筆下的竹芳在我糊塗時,叫我懸崖勒馬。竹芳她是我今後生活中的楷模,她是我在社會這所學校的老師。石楠同誌,您的《畫魂——張玉良傳》曾震撼過我的心,您的《她被遺棄了嗎?》又救了我的命,謝謝您,請您接受我深深的敬意,因為您對我有救命之恩,您是我的再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