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溫柔是一種力量(1)(2 / 3)

飽經身心創傷的女囚們,在那凶險的荒島上,憑借著來自她們溫柔內心的那溫情歌聲的力量,終於等到了戰爭結束的那一天。應該說,這群女囚能重獲自由,都是源於她們女性中那一縷溫柔,就是這縷溫柔,讓她們與死神擦肩而過;這縷溫柔的力量,是扞衛生命尊嚴、追求自由生活的力量,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

評語:一提到女人,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把“弱者”、“弱不禁風”、“溫馴”、“柔弱無力”、“弱勢群體”等一些描寫人性軟弱的詞語聯係在一起,在骨子裏把女人看成弱者,從沒有發現她們身上那種溫柔所帶來的神奇力量。就是這種力量,讓世界上任何力量都無法與之相比擬;這種力量能創造生命的奇跡,因此,這種溫柔的力量,當之無愧地被堪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

女性愛的力量:柔弱肩膀挑起保家衛國的重擔

女人溫柔的力量是巨大的,她體現的是一種柔性之美,一種善良之美,一種因為主張正義而表現出來的柔韌之美。這就是溫柔的力量,是一種比美麗的外表更持久、更有內斂而熱烈的力量,這種力量,看似平凡,但在平凡裏卻孕育著偉大。溫柔的女性,世間因你的溫柔而充滿生機。

翻開世界曆史,可以發現裏麵記載了不少神奇的才女、賢女、貞潔女子以及保家衛國的女英雄,遠的不說,單說近代被載入中國史冊的女英雄劉胡蘭,這個影響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女孩子,在敵人的屠刀下麵毫無懼色,任憑敵人怎麼恐嚇,她都堅貞不屈,即使麵對敵人的鍘刀她也麵不改色,仍然高呼著打倒敵人的口號,最後壯烈犧牲。這位昔日手無縛雞之力的溫柔女孩,用她溫柔的堅強譜寫了一首英雄之歌。她的事跡感動了世人,毛澤東主席稱她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享譽世界的法國聖女貞德,更是用她溫柔的力量創造了保衛家園的奇跡。

事情發生在1429年5月的一個早晨,在奧爾良城外英軍建築的堡壘前麵,出現了一支法國軍隊。走在隊伍最前麵的是一位高舉聖旗的少女,年紀不過20歲。她舉著的大旗上畫著最後的審判和百合花,腰上佩帶一把長約一公尺的寶劍,身穿銀白色的鎧甲,頭上沒有戴頭盔,美麗的長發隨風飄蕩著。遠遠地看這位戎裝少女,真是一位具有魅力的巾幗女英雄。

奧爾良城位於巴黎西南110公裏,是法國中部的一個城市。羅亞爾河流從其南側流過,河寬約300公尺。自古以來,素有“商業繁華城市”之稱。這是一個已經有很長曆史的城市,據說早在羅馬愷撒時代,就有很多羅馬商人來這裏經商,掙到錢後,他們就定居此地。

當時的法國,以羅亞爾河為界,其北側絕大部分領域(不含不列塔尼),都在英國及其盟友布根第黨的控製之下。英方在這裏宣稱英王還兼任法王。在英王的逼迫下,法國皇太子不得不離開自己的故園巴黎,生活在奧爾良以南的布爾茲城和羅亞爾河畔的小城市。

從1428年10月開始,英軍就包圍了奧爾良城。到1429年5月,已經長達7個月之久。

索爾斯巴利伯爵統率4000多名弓箭手和1000多名騎士圍在城外。麵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災難,奧爾良城裏的市民,不分老弱婦孺,都勇敢地站出來迎敵。他們同心協力,拚死保衛著自己的家園。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半個月後,英軍統帥索爾斯巴利伯爵,被勇敢的奧爾良人打死,眼看著戰局有利於奧爾良市民。然而就在此時,英軍立刻新派了統帥,並隨時整頓了軍隊,奧爾良市民雖然驍勇善戰,但在英軍新增軍隊麵前,仍然無力扭轉大局。

英軍為了盡快占據奧爾良城,就在城外圍建立了十個據點,建築各型大小攻城的堡壘。

特別是在正對羅亞爾河的南門上所興建的橋頭堡,稱為了望台,在這裏,他們建築了極其堅固的堡壘。這座小規模的堡壘長寬都是30公尺,石壁又高又厚,四周還設有戰壕和城牆。

奧爾良城的存亡,在戰略上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此城一旦淪陷,皇太子的首府布爾茲將危在旦夕。羅亞爾河沿岸以外的城市,也將會遭受一舉擊潰的命運。法國也將淪落到英國人手中,而法國的皇太子惟一的出路就是流亡蘇格蘭。

在這關乎國家命運的危急時刻,身為法國的皇太子,當機立斷,決定從國家的大局著想,要與英國人決一死戰,一決雌雄。盡管皇太子有救國救民的心,因為他本人缺乏魄力,在宮廷內也找不到承擔此重任的人物。加上由於長期的圍困,使得奧爾良城裏的糧食告罄,市民 饑餓難耐,身體的饑餓讓他們失去了先前的英勇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