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風雨如晦,高一鳴毫不猶豫地衝進雨中,才走上幾步,一個紙團從天而降,落在腳邊,拿起打開一看,一行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鳴:我被爸媽軟禁在家,手機也被沒收。不過,沒有黎明前的黑暗,哪來絢麗的朝霞?沒有滋潤萬物的風雨,哪來五彩的霓虹?暫時的分開,是為了永久的相聚。親愛的,不要沮喪、不要悲傷,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拒絕做任人擺布的棋子,去爭取愛的勝利!妍”
高一鳴驚喜地抬起頭,雨幕中,雷妍從飄出窗台的防盜網裏探出半個身子,像首長檢閱軍隊那樣,親切地、使勁地向他揮手。他暗自羞愧剛才的臆測褻瀆了她的聖潔,連忙朝她點點頭,伸出大拇指,大聲說:“好樣的,你等著,我一定想辦法救你出來!”
回到宿舍,高一鳴設計了N種營救方案,都覺得行不通,──如果報警,隻能令雷父雷母對他更加恨之入骨;如果上門要求放人,無異於自討沒趣……
夜漸深,高一鳴輾轉反側,毫無睡意,滿腦子都是雷妍的影子,好想立馬見到她,訴說內心的焦慮和想念,可是現實無情,怎麼辦?怎麼辦?他越想越煩,幹脆披衣下床,信步來到大街上,一邊漫步,一邊苦思對策。
不知何時,竟到了雷家樓下,雷妍的窗戶沒關,透出慘白的燈光。真心相愛的一對,因世俗的阻隔不能在一起,咫尺如天涯,可望而不可即,世間還有比這更殘忍的事情嗎?高一鳴徘徊良久,百感交集,恨不得變成一隻螢火蟲,嗡的一聲飛進她的房間。
當他看見那條從地下直達樓頂的緊挨雷妍房間窗戶的自來水管時,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三分鍾後,他像電影中的蜘蛛俠那樣,沿著水管,一步步攀爬而上,通過防盜網的逃生窗,順利進入雷妍的房間。
見心上人如神兵天降,雷妍喜出望外,淚如泉湧,以為在做夢。她說,昨天他們負氣出門後,母親為預防萬一,叫來兩個保安,和她一起暗中盯他們的梢。誰知雷妍一回頭看個滿眼,於是將計就計,故意拉著他上演自殺秀,母親不知是計,立即催促保安上前阻止,詐稱父親有病,把她騙回家,然後沒收了她的手機和鑰匙,將她羈絆在家。
“看著你受苦受難,我的心都快碎了。我要救你出去,用床單和衣服做成繩子把你從窗口吊下去。”高一鳴心急地提議道。
“不行,我有恐高症!再說,我爸的心髒不好,我不想再惹他生氣。”雷妍愁眉苦臉地說,“我隻能耐心等待,等待父親被我說服……”
“萬一你這種等待,像守株待兔那樣不切實際呢?”
“我爸、我媽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人,遲早會還我自由的。”
天快亮的時候,在雷妍擔心的目光中,高一鳴由原路回到地麵。
第二天晚上,高一鳴帶來不少雜誌,讓她有空多看看書。
每晚攀牆越壁與女友幽會,成為高一鳴樂此不倦的事情。一個多月過去了,他的攀爬技術日益精湛,手掌磨出一層厚繭。家人見雷妍不吵不鬧、能吃能睡,以為她正在積極反省,不由暗暗歡喜。
四
一天晚上,高一鳴正準備施展飛簷走壁的功夫,被三個巡夜的保安逮個正著,為了擺脫梁上君子的嫌疑,他隻好說出實情,保安不相信,叫來雷妍當麵證實……擾攘聲驚動了四鄰,這對苦情人的遭遇像長了翅膀似的傳開了。
第二天,雷家一家三口如同人間蒸發,不知所終。
樹欲靜而風不止,時間過去快半個月了,攀牆幽會事件仍像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陰霾那樣,經久不散。每天都有人對高一鳴指指點點,像譏笑沒穿衣服的小醜。有人戲謔地說,高一鳴爬的不是水管,是寂寞和無奈,有的說得煞有介事,──高一鳴有一回跟女友幽會完了,撐著一把太陽傘從樓上跳下來時,砸在一個行人身上,事情才得以曝光……
後來,有好事者向當地媒體報料,希望癡情男攀牆越壁夜會女友的感人事跡傳遍華夏,永載史冊,感動蒼生。一些媒體如獲至寶,頻頻致電高一鳴,要求采訪他,有的直接上門要求采訪他,他不勝其擾,幹脆停掉手機,辭職回家暫避風頭。
此時,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雷妍,被父母親以探親、旅遊為由帶到了香港,想等事態平息後再回去。在港期間,所有親人組成陣容龐大的遊說團,輪番上陣,企圖說服雷妍展望未來,另擇良緣,不要糾結於昨日戀情。
雷妍咬破手指,寫下血書,表明非高一鳴不嫁的決心。想念高一鳴的日子裏,她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恨自己太懦弱、太無助,對不起高一鳴。外婆見外孫女日益憔悴,像一朵行將枯萎的花朵,心疼如割,決定“倒戈”,站在外孫女這邊,責令女兒、女婿深刻反省,作出鄭重承諾:謹遵母訓,讓雷妍自由選擇情感歸宿,不再幹涉!
直到這時,雷妍才知道高一鳴辭職後不知所終。
從香港回來後,雷妍懷疑高一鳴在其他公司上班,把村子附近的所有公司像過篩子般打聽了一遍。後來,她買來一本企業黃頁,將目光定格在珠三角的數百家食品加工企業,挨個兒撥電話過去,碰巧有幾家企業都有叫高一鳴的人,經過核實,卻發現此一鳴非彼一鳴。
痛失摯愛的日子裏,雷妍整天唉聲歎氣,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經常待在房間裏盯著高一鳴的相片發呆。家人看在眼裏,痛在心上,後悔當初過於無情,棒打鴛鴦,毀了女兒的幸福。為了讓雷妍早日走出失戀的痛苦,家人張羅著為她物色對象,可她一個都看不上。本村的一些愣頭青以為“近水樓台先得月”的良機到了,紛紛向她示愛,都被她那句“業未有成,何以為家”的托詞推出心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