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芸芸說著說著就打瞌睡了,李山山趕忙把她送回家去,幫她把家裏的門鎖好了才回來。
回到自己家裏,把桌麵收拾好了,李山山也沒多少心思看書了,他拿紙筆尺子來,細細回想《琵琶語》的歌詞曲調,一筆一劃地把它們寫到紙上。
星期一學校上課,各課老師不約而同地要給學生進行摸底測驗,久經考驗李山山無所謂,感覺自己就算不能科科得優秀,也能拿個良好,再不濟也能及格不是?
林曉芸這邊明顯的就不行了,每次考完,她都會有點慌張地過李山山這裏來尋找安慰,誰叫同在這個班的,她就和李山山熟呢。
劉小娟?她的成績和林曉半斤八兩,隻不過人家好命抱上了同桌的大腿,她的同桌是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李山山記得她叫唐奕舒,高一四班的班花、班幹部,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是麵冷心熱。
李山山對林曉芸事情還是很願意幫助的,他站在學生的位置上給林曉芸講解疑問,每個解題過程都有條有理,有根有據,力求林曉芸聽得進去,聽得明白。
事實上林曉芸確實是聽懂了,還學會了李山山的解題方法。
第一次測驗的成績出來了,在原來初三同班的同學之中,李山山第一次甩開了他們一條街,劉小娟則略勝林曉芸一籌,林曉芸又比溫誌宏好了一點。
可能是溫誌宏誌不在此,沒注意到原來的同學們都在進步,隻把自己定位在中下遊的位置上。
林曉芸吃到了甜頭,更是經常往李山山這邊跑了,可能是剛分班沒多久的原因,班上的同學並沒有注意到林曉芸經常找李山山。
直到第二次考試,林曉芸大大的進了一步,不但在成績上壓了劉小娟一頭,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平時的林曉芸在班上幾同隱形,在得到老師的表揚後猶如珍珠拭去了表麵的灰塵,散發出了微弱的光芒,總算能讓人注意到她了,連帶著李山山也讓人注意到了。
林曉芸的成績是李山山幫忙提高,為什麼老師隻表揚了林曉芸卻沒有表揚李山山?那是原因李山山在第一次摸底考時就考得不錯,在考第二次時雖然也有進步,但是相差也不大,人家老師看不出李山山哪裏有值得表揚的地方。
劉小娟很不服氣,論相貌,她比林曉芸這個瘦弱的黃毛丫漂亮得多了;論人緣,她和班上的同學都談得來,而林曉芸隻能困在有限的小圈子裏;論成績,她們倆成績在初中三年來,一直都是不相上下的。
原以為得到同桌唐奕舒的幫助,自己可以不用和林曉芸在一起給相提並論了,哪知道隻林曉芸反而壓到她頭上去了!
林曉芸不知道劉小娟對她的想法,她正在和李山山高興地說著話呢。由於身高的問題,所以李山山的座位在後麵,矮小的林曉芸自然是坐在前麵了,所以每次林曉芸找李山山都要到後麵來。
李山山的同桌楚展鵬,是在初三的第一個學期,是從別的鄉鎮學校轉到一中來的,不和李山山一個班,至於倒是成績不好不壞——實際上這個班級大多數都是這層次的人,隻有少數成績好的是專門分過來做班幹部的。
楚展鵬是個二代,他的父母聽說都是在鎮上當官的,他們應該是很聰明,不然也不會在初三就把楚展鵬轉到一中來,一個鄉鎮的官員,能把成績一般的兒子送到縣城的重點學校讀書,如果不是手握實權,又怎麼辦得到啊。
楚展鵬長得不錯,性格溫和不張揚,做事溫溫吞吞的,在班上也很少和別人鬧,是一個安靜的美少男,因為和李山山身高差不多,所以兩人就坐一桌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磨合,兩人已經熟悉了,在李山山和林曉芸談話時也會湊過來聽。
剛開始的時候,楚展鵬對李山山給林曉芸做輔導的事是不屑的,認為李山山沒資格給別人講題,他認為就算找人幫忙,也應該找學習委員唐奕舒、班長林華容這樣的人,每當林曉芸找李山山的時候,楚展鵬就出去玩了。
等到林曉芸被老師表揚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一個機會。
李山山明明是他楚展鵬的同桌,好處卻讓林曉芸得了去,楚展鵬哪裏能甘心,他也是好學的好吧,隻是拉不下麵子來請教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