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編輯手記 一個人的狂歡(1 / 1)

◇賀秀紅

不知是哪一個名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寂寞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無意中被我看到,而那時那刻自己的心情正和了這種意境。其實,我是在一個八年未見的朋友的QQ空間中看到的,就像我從沒有見過楊銀娣這樣一個女人,突然看到她的《我的康巴漢子》,就決定要和自己的感覺賭一把,因為我陷入了巨大而空曠的寂寞中,很需要一種狂歡的氛圍讓自己擺脫寂寞的籠罩,我害怕一個人的寂寞。

那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就像一個從不抽煙的女人,獨自坐在黑夜裏,空虛寂寞得無法忍受,隻好以一支點著的香煙的影子來解除恐懼,排除寂寞。巨大的黑暗如水般覆蓋邇來,唯有散發著一絲生氣的煙繚繞著,證明她是一個活物,還有呼吸和脈搏。我恰巧就在這樣的心境下遇到楊銀娣和她的康巴漢子。她就是那邊一個人狂歡的幸福女人,而我是這邊一個人狂歡的寂寞女人。從事編輯工作正好十年,人生不多的青春年華,有幾個十年呢。我一直認為編輯其實不單純是一種職業,更多的是一種賭博,不是可以用言語教會的工作,其中暗含的賭博的要素很濃,隻看結果,不管你曾經付出多少;會檢驗你是否具有一顆敏於感受人類智慧和變幻莫測的市場的心靈,能夠領悟那些真知灼見背後躍動的創造激情,把握作者的人生情懷及其文字中所表現的個性,並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闡發。我就在賭博。當我孤獨地立於大庭廣眾間,卻依然感覺全身冷得發抖,回顧左右竟找不到一雙溫暖的眼睛,無法走出那樣的困境……於是,我在一群人的寂寞之上狂歡,獨自,悠然。

當你心情壓抑得無法舒暢,無法舒展時,心變得皺巴巴的,緊緊縮著。能將自己的內心變成一片風景的女人,是聰明的女人。我顯然不是聰明的女人。那是內心非常落寞的一段日子。然後,我厭煩做事,厭煩現狀,急需找到一個突破口,將自己解放出來。如此急切。不能等待。

就那樣平淡的一天,依然乏味時,雙眼被一道光擊亮了。我找到了一種藥,可以解脫女人的藥。是那種很純粹很潔淨的愛情捕獲了我的雙眼;是那種很灑脫很大氣的胸懷醫治了我的雙眼,我由一個不會在內心創造風景的女人變成一個磁盤一樣的編輯。讀一部書稿,其實就是在讀一個人,讀一種生活,讀一種態度,讀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理解和他精神力量的全部。編輯是什麼?有很多解釋,而我隻認可日本著名的編輯鬆本先生的說法。他認為,編輯是全麵動員自己的個性、人格、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知識、教養、技術,甚至日常生活方式等個人的一切,從事與專家、作者或創作者有關的工作。編輯需要的不是其中某些項目,而是綜合上述一切的完整的人格。其實,編輯隻是這世上無數職業中的一種,似乎無須考其“誌向”,也不必受到特別要求或批評,但是人們會針對編輯提出各種問題,是因為希望編輯擁有能夠麵對作者,參與創作的精神,以及將它以“書”的形式交到讀者手中的知識構想力。(鬆本昌次《一個編輯的工作日誌》)

用你最好的精力和時間段挑戰最難的事兒。

我決定開始嚐試真正地成為一個出版人的挑戰。但不是最好的精力與最佳的時間。那個女人敢於衝出婚姻和世俗的枷鎖,獨自遠行,流浪寫作,徹底解脫自己,飽含激情卻又異常天真,讓我觸摸到了一種純粹的情感,尤其是愛情,還有態度。並不是每一本書或某一類書的暢銷都標誌著什麼,都沉思著什麼,每本書的背後其實都暗含著作者和編輯、出版人的精神與智慧,尤其是一種觀點。圖書行業就像一個市場,編輯就像在市場中尋求物美價廉的商品,在市場裏總會發現些什麼,或許遇到了有趣的人,或許在不知不覺間談成了生意,編輯應該具有這種可能性。編輯更像一個硬盤,如何擁有豐富的軟件,決定一個編輯的價值。因為編輯都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如果隻合作一次就放棄作者這種超優的軟件,不是很可惜嗎?編輯必須擁有許多在關鍵時刻可以變成重要軟件的作者人脈和社會資源。當然,這不全是出版人的觀點,有很多融會貫通的觀點加上我自己的感受。

一路跌跌撞撞走來,當編輯竟然十年了,慶幸自己能堅持這麼久。就在第十年的第一個月遇到了楊銀娣和她的書稿,無意中卻為我的事業打開了另一扇門,我會推門進來,沿著這條路堅定地走下去,一如楊銀娣般執著果斷地追求她的愛情和自由。

是為編輯手記。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