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從戰爭中走來(3)(3 / 3)

巴比倫大炮也是這麼炸的。那麼,馬丁這些特工人員是如何潛入伊拉克的,空投下去的?空投技術並不罕見,但這種特技空投要求高空空投,低空開傘,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了。飛機在一萬多米的高空把人扔下去,那裏的溫度是零下30~40度,自由落體速度是每秒60~80米。也就是說,人先要經過幾分鍾的徹骨冰冷,然後在失去意識和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在400米的低空瞬間準確開傘,每秒60~80米的高速馬上變為每秒5~8米的低速,這一拉一扯,不是常人所能經受得住的。但馬丁少校就這樣帶著幾個助手成功跳傘,然後背著沉重裝備爬山越嶺,找到了巴比倫大炮,準確引導了炸彈發射。

書中講述了特種兵的許多神奇之處,比如在伊拉克戰場上,有的狙擊手最遠可在一千碼以外的地方一槍命中敵人。而馬丁少校精通阿拉伯語,長得也很像阿拉伯人,又在伊拉克長期生活過,這樣的特工自然難得。反過來想一想,如果有敵人派這樣的高級特工來破壞中國的軍事設施,中國的特種部隊有能力反擊保衛戰略目標嗎?

(主講馬鼎盛)

[1]馬家軍,民國時期控製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地方軍閥。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合稱為“西北四馬”。他們以家族、血緣和宗教為紐帶,在承認國民黨中央政府的前提下保持西北地區的治理權,並消滅損害其統治地位的其他勢力。

[2]在《從戰爭中走來》這本書的腰封上,標有這樣幾行字:毛澤東說他“好犯上”,葉劍英說他“渾身是刺”,鄧小平說他“惹不起”,兒子評價父親則是“一個天真的共產主義者”。

[3]1942年中國遠征軍首次入緬作戰失利,滇緬公路被切斷,撤退到怒江東岸的遠征軍餘部與日軍隔岸對峙。日軍在怒江西岸及滇緬公路旁的鬆山修建了堅固的準要塞式防禦工事。1944年為了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遠征軍於6月4日進攻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猛鄉的鬆山,同年9月7日占領鬆山。鬆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

[4]蘇德戰場被稱為20世紀最為慘烈、最為血腥的戰場,是因為這場戰爭導致了驚人的傷亡情況。蘇聯的傷亡數字:軍隊共亡916.48萬,平民死亡1740萬,總亡近2660萬,全國成年男子有一半非死即殘。

[5]向小平(1966-),四川南充人。1988年5月,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

[6]2004年9月1日上午,一夥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突然闖入俄羅斯南部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參加新學期開學典禮的學生、家長和教師趕進學校體育館劫為人質,並在體育館中及周圍安放了爆炸物。俄羅斯軍方包圍了學校三天,試圖解救被圍困的平民和學生,事件在9月3日結束,但導致326名人質死亡,成為俄羅斯最嚴重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

[7]1981年蘇聯組建了一支特種部隊,用於在境外從事秘密特工活動,委托克格勃C局(秘密諜報局)具體負責。新的特種部隊取名為“信號旗”,對外名稱是“蘇聯克格勃獨立訓練中心”。1991年改編成反恐部隊。

[8]巴比倫大炮是伊拉克在火炮專家布爾博士幫助下建造的一種超級大炮,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大炮,炮重2100噸,長達150米,據說,這門大炮能將兩噸重的火箭彈送入太空,可用來發射衛星。1989年,伊拉克將“巴比倫幼兒”大炮安裝在伊拉克中部、巴格達以北144公裏以外的隱秘場所,大炮被固定在坡度為45度的山坡上。這門大炮的製造者布爾博士,1990年3月22日自己的公寓門口,被不名殺手槍擊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