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吳軍亦在王昶、陳泰等後起之秀的抵禦下,再一次無功而返。
次年,遼東公孫淵反,自稱燕王。
曹睿出後征討,大獲全勝,使魏國更加鞏固了邊境之患。
周揚則乘著這段時日,將郭大賢、吳放等家農民軍逐漸解散,使他們重新務農種田,繼續安心地過著普通百姓的生活。
既然已經交接好了所有權利與軍隊,周揚也告辭了曹睿,在洛陽百姓們的感激流涕之下,終於離開了洛陽。
但是郭大賢、白繞等四神兵,以及楚昭和張希閑等一批萊特派來的高手們,則仍希望繼續追隨周揚起航赴倭。
周揚欣然答應,一起踏上了前往北海琅琊港口的途程。
這一路上的關口暢通無阻,讓大家放下了心頭最後一顆大石。
他覺得自己急流湧退的決定是正確的,曹睿所做的事情,果然是每一名帝王都忌憚的原因。
“什麼人?”馬車外傳來了北海守兵的聲音。
“這是皇上的詔書,我們是奉皇命赴倭的使者隊。”文龍從懷中取出詔書,遞給了對方。
“放行!”
最後這兩個字,使周揚再次鬆了口氣,同時看了一眼身邊的小遙,仍在馬車裏熟睡和微笑的樣子,忍不住把想在她渾圓的額上輕吻。
當周揚雙唇接近時,小遙忽然睜開了雙眼。
原來差點沒把他嚇了一跳的是馬車急刹停了下來,使得車內震了一下。
周揚有點不奈煩地探出窗外,終於在這一刻驚呆了。
文龍才剛剛向港口的又一隊守兵拿出詔書,身邊幾名追隨周揚一同赴倭的黑山弟子,竟都被四周射來的箭矢穿身喪命。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誤會嗎?
“出什麼事了?”小遙恢複了司馬懿的目光,冷靜地道,“我們遭到了襲擊嗎?”
“你呆在車裏不要出來,記住。”周揚按住她嬌弱的薄肩,重新提起虎嘯鐵槍衝了出去。
隻見天空不斷飛來箭雨落石,完全不像是尋常的港口守兵,作為一個邊海守鎮,更不可能有投石車這種威力無比的戰爭兵器。
緊接著一隊隊鐵騎從四麵八方衝來,已方的人瞬間被殺得人揚馬翻,慘不忍睹。
周揚強忍住心中的疑問,咬牙切齒地揮舞著虎嘯鐵槍。
蘇辰、張希閑、楚昭、任浩等一匹好手紛紛靠攏過來,與周揚幾乎背貼著背苦苦抵擋著這突如奇來的犯猛攻勢。
這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馬和箭、石又驟然停止。
周揚低聲道:“不管什麼情況,隻要一有機會,立刻殺出重圍。”
剛剛說完,隻見一名熟悉的皇族在數名曹家子弟兵的擁簇下,從成千上萬的鐵騎中緩緩而出,不是曹宇又會是誰。
周揚怒道:“皇上都已經允準了我們赴倭,你這是什麼意思?”
曹宇淡淡地道:“周丞相是打算東山再起呢?還是覺得自己仍不是謀朝篡位的時候,所以選擇暫避鋒芒呢?”
周揚正要答話,卻見文龍從一具屍體底下爬了出來,手中拿著一道詔書,道:“這可是皇上的詔書,還請燕王明察。”
曹宇冷笑道:“此乃矯詔。”
周揚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了口氣。
直到此刻,他終於明白了曹宇在此攔截的目的,同時也真正明白了小遙為何一直支持他,走向謀朝篡位的道路。
正如曹睿所說的一樣,一切都已經晚了。
民心所向的不再是大興土木、謀奪漢室的曹家,惟有徹底的鏟除權臣,鏟除名士和各地士族,沒有任何真正妥協的可能。
曹宇輕拉韁繩,往後退了幾步,道:“殲滅反賊。”
話音剛落,魏軍狂湧襲來,將他們殺得散開。
周揚奮力將馬車推出了鎮口,自己攔在前方與敵人廝殺,。
可是箭矢卻不斷地射入車內,使他再無心去擔憂其他人,而是把小遙從車內拉了出來,拚死衝出一條血路,然後且戰且退。
小遙緊緊貼在他的背後,突然嬌叫一聲。
周揚立刻感到鮮血,在自己的手臂邊流淌而下。
旁邊一滑,小遙順著他的身體差點倒在地上,幸而被周揚一手挽住,一枝箭矢深深地插在小遙的背後。
原來曹宇不僅在鎮內設下重兵,就連外麵剛才守兵也是故意放行的,這一切全部都是曹睿刻意設計的圈套。
此時,小遙已漸漸地合上了雙眼,隻是嘴角邊仍帶著滿足的微笑。
周揚長嘯數聲,瘋狂暴怒地重新殺入了血海之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