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演滿臉嚴肅地說:好!賢弟你肩負重任,趁安賊尚未察覺速去長安,早日奏聞,速除反賊。將來我和你幹妹子一樣,也是個人證!
次日淩晨,天上下著小雨,還刮著風。元演叫李白等待天晴了再走。李白說:等不及了,莫說是下小雨,就是下大雨我也要走!當即喂飽了白龍馬的水和料,自己也飽餐了一頓後,又身背龍泉劍和酒葫蘆,告別了生死之交的老朋友,便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一路上春雨綿綿,撲麵濕衣,李白由於重任在身,心情振奮,一點也不覺寒冷。他快馬加鞭地飛奔起來,恨不得一步就到達長安,麵見聖上出示叛賊玉璽。他想象得出:聖上見了安賊造反的物證,必然龍顏大怒,然後不動聲色地宣安賊入朝陛見,然後宣我這個證人與之對質。如果安賊不服,聖上再傳旨飛詔花正芳和元演同時人京作證。那時,安賊再抱著牛頭不認贓也無濟於事了。聖上必然傳旨把恩將仇報陰謀叛逆的胡兒推出午門斬首示眾,從而為大唐江山除去了一個大禍害,讓百姓免去了一場戰亂之苦,豈不快哉?豈不壯哉?豈不美哉?這當然是個上策。另一個對策是:如果聖上宣安賊入朝,安賊不敢前來,這就說明他做賊心虛。聖上就要派大軍前去幽州,先發製人地來一個兵臨城下。到時,元演和花正芳再聯絡忠義之上為內應,來一個裏應外合生擒安賊獻俘長安,亦是一件大快事!就是這樣的想象使得年過半百了的詩人李白一改往日出遊時悠哉遊哉,無牽無掛,哪裏好看去哪裏,哪裏黑了哪裏歇的態度而加快了行程。
同時,李白還怕安祿山發現蛛絲馬跡後派來追兵,那時自己孤掌難鳴,就將功敗垂成。因此,他把白龍馬加鞭再加鞭。眼前的景物迎來又閃去。風兒卷起了他胸前的三綹灰色長須。熱汗濕透了他的內衣,在額前不停地灑落。他除了黑夜住店吃飯飲酒喂馬外,其餘時間全在路上,像一個傳遞緊急軍情的信使一樣,快馬加鞭地飛奔再飛奔。
五天後的黃昏,他來到了北岸的黃河渡口。眼見一輪紅日已經西沉,暮色已經四合。本想就地找個小店住宿一夜,明曰早起再行渡河。可是又一想:此處不能停留,要是安賊追兵來了,想逃也是隔山容易隔水難了。不如連夜過河,到了南岸就遠離賊巢萬事大吉了。
李白下馬,放眼望去,又見黃河滾滾,濁浪滔滔。渡口上除了幾家客店外已無行人。恰好一隻帶篷的渡船在一胖一瘦兩個中年船夫的撐篙又劃槳的配合下,劈波斬浪地靠上了碼頭。船頭上的瘦個子船夫見一人一騎在岸邊觀望就高聲說道:喂,那位老兄可是要渡河?
李白點頭回答:正是正是!
瘦個子船夫說:我們兩夥計家住南岸,正要返回。看老兄有急事要趕路的樣子,就渡了你吧!船錢不貴,老兄隨意給多少都行。
有此便船,李白便決意過河。瘦個子船夫跳下船來,栓上纜繩,搭上跳板,幫助李白把白龍馬趕上了前艙臥下,並清李白進中艙坐下後,便解纜開船。
太陽完全西沉了。一輪圓月升上了夜空。月下的黃河銀輝閃爍,深不可測。李白坐在中艙一身困倦。船兒在波峰浪穀中沉浮,像是搖籃一般。李白想喝酒,一抖身邊的酒葫蘆已經空了。瘦個子船夫說船上有酒,就給李白送一壺。李白拿起就喝,半壺剛剛下肚,就覺睡意襲人,兩個眼皮忍不著就要往一處粘合。開始耳畔還有槳聲伊呀,濤聲嘩嘩,慢慢地就倒在船板上睡著了,而且還做開了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