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賞月清華園(1 / 1)

一九二九年 二月二十二日 星期五

讀廣東中山大學所出《民俗周刊》及民俗學叢書數種。中國現雖有人注意及搜集民俗學材料,但迄未有民俗學專家。故所搜集之材料,亦紊亂無秩序。一書無有組織的文章,而但雜載報告及討論之信件,殊不合科學。

晚,舜若來邀,至彼室,見多人在座。彼等在討論如何要求學校恢複教員助教在服務若幹年後可派送留美,由校中認全費或半費之事。餘既無意於留美,故亦不發表意見。但結果被推為請求之起草員。

眾人去後,潘世寧、孫瑞珩兩君獨留,談論社會問題及婚姻問題等,過午夜。餘等三人辭歸。至中庭,月色甚佳。今日為舊曆十三日,皓魄一輪,已完美無缺,此時適在吾人頭頂上,極高而小。餘謂潘曰:“古人言‘山高月小’,今在平地,何能若是?”潘雲:“北方天氣特別潔淨,天無纖雲,故能如此。”餘等遂暫不歸室睡,徑出學務處大門,在園內繞行一周。全園似均已入夢,絕無燈火,靜極,唯聞三人腳步聲。路上見一警察,向餘等頗注視,月光中不能視其麵,當有錯訝之色耳。餘謂:“萬事皆有緣,朋友相值,閑談、閑行,皆有緣分在。”潘雲:朋友中有合有不合,不可用理由講解,我等即出一千塊錢,有誰肯陪我們閑談到二三點鍾,又犯寒出門看月耶!”

潘年二十二,比餘小三歲。議論俊爽絕倫,雖讀電氣工程,而頗有文學藝術嗜好。餘認識彼已半年,食同桌,然了解其為人,則為此一星期內之事。樂莫樂兮新相知,蓋餘漸漸愛之矣。

(摘自《清華園日記 西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