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南平遇聲越、季思(1 / 1)

一九四二年 九月二十七日 星期日 晴

四時許,吳君醒來催予起,乃起。匆匆收拾東西,女挑伕來,挑行李至汽車站,六元。候買票門開,買至南平票者唯餘一人,至建甌有三四人。吳君謂要否彼去車廠車上占座位,餘謂不需,其車必甚空也。票價一百一十八元,行李過重費一百零八點二元。及至上車,車已甚擠,無座位,坐自己包裹上。蓋均前一日買票者,但餘昨日來站上,站上人雲,不能登記,亦不預售車票,必須明晨雲。因此何校長謂可托郭隊長買票,其言甚是。餘因眾謂至南平客車並不擠,故不欲麻煩人。

車開,始憶一熱水瓶未攜來。蓋本在箱中,江君病,借此一用,昨晚於君攜歸,因置台上未放入耳。

至建甌,進點食。物價已較建陽為廉。下午二時許,車抵南平,行一百一十八公裏。

在汽車中識一暨大商學院學生鄒鵠立君,下車時,予照顧行李,托其覓旅館,久而後返。各大旅館均告客滿,僅於一小旅館名三吉旅社者得一小室,日租五元。即以行李挑往三吉。與鄒君飯於中南餐社,飯後感不適。於街上見貼有“浙大”二字,加以箭頭指路,餘思或有浙大辦事處在此,乃沿指示而往。路甚遠,於縣黨部中居然找到浙大辦事處,蓋辦理招考事宜而留此者。首問王季思,雲他出,繼問徐聲越,徐君出來,握手驚喜,餘之來此出其意外也。各道別後情況。予覺發熱,不支。乃入浙大同人共處之縣黨部禮堂,在徐君榻上休息。

王君全眷在此。煮綠豆粥以代飯。餘聞之欣然,吃綠豆粥。適堂中尚有一空鋪,徐、王兩君陪餘至三吉取衣被。是夕宿浙大同人團體中。由三吉至縣黨部,徐君為導,由後山上。路極難走,汗出涔涔,但發熱已過,在王君處得奎寧二片服之。是夕,與徐、王及張其春縱談。其春,其昀之弟,中大外文係畢業,下半年擬赴東聯。

九月二十八日 星期一 晴

夜睡甚美,病霍然已釋。此為幸運。屯溪至建陽六人中,江、於、詹、朱皆病過,唯餘與吳崇毅未病。病者必三四日而愈,今餘一日而愈,可誇也。

晨進綠豆粥。徐君出其新近詩稿一冊示餘,方讀而緊急警報來,乃至後園門廊下稍避。徐君近做詩,專工五律,煉句法。視以前作風略變,予仍賞其原來本色之作,讀史感時事,言之有物者。徐君謂近來理想偏於純粹藝術,不要內容。其作風似由北宋進而入中唐,近賈、姚一派。五律工者極多,有懷人詩八首,中有一首贈餘,匆匆未錄出,記其用賒家華三韻,謂北京清華園之生活已遙,江南無家可歸,短衣入滇,將來有意於續《夢華錄》耳,意亦切。記其第一首懷伯沆師,第二首懷翼謀師,以下懷子平、宛春、季思、餘、蟄存數人。

下山至商務印書館。館中中西書籍尚有數百種。聲越雲,金華商務印書館尚不及此間書多。餘為西聯圖書館購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及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史》之譯本各一冊。此間書價照原定價加二十倍,兩書原價為五元五角,今費一百一十元,尚有一圖書館之折扣在其中也。

徐、王介紹至建設廳材料庫見一李斯達,浙校畢業生,為彼處主任,托其留意便車,或代購車票至永安。李君謂明後日有一便船赴永安,出一介紹信,囑往平價處接洽鄭錦溪君。

晚徐君請客,在一小飯館,酒菜及飯費五十餘元。菜有獅子頭等,近家鄉風味。

飯後天已黑,買火把二,至紫芝坊訪鄭君,值其出門送客。略談,鄭君謂有木炭船,明晨六時在延福門外碼頭開,開至沙縣換汽車。餘甚滿意。辭出,至黨部取衣被,聲越、季思在山頭執火把送別。聲越之子替我攜包裹,返三吉旅社。途中購得煙鬥一隻,福州所出,五元。餘最後一板煙忘於考亭書院附近之一湯團鋪也。

是夕宿三吉旅社,與鄒君同榻。不能入睡,作書與江、吳、於諸君。

(摘自《清華園日記 西行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