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太行山上,黑山軍寨的大廳內,響起了一聲倉惶急促的稟報聲,一個穿著簡易的甲衣士卒跑了進來。
黑山軍統軍大帥張燕正在大廳內,忖著額頭思索著問題。聽到這一聲急報後,張楊抬起頭來,看著那個神色慌張的士卒,皺眉道:“出了什麼事情,如此驚慌?”
黑山軍占據這太行山多年,近幾年來,幾乎沒有官軍再來圍剿,導致軍中士卒都疲懶了不少,以至於如今看到官軍,就嚇得大驚失色。
那士卒跪在地上,喘息道:“回稟大帥,山下有一股約莫兩萬的兵馬正在向我們靠近。”
張燕眉頭一挑,兩萬軍馬,這個數量已經不小了,猛地站起身來,沉聲道:“敵軍先鋒是誰?”
“領頭的是一個虎背熊腰的黑漢子,提著一把玄青鑲邊的長刀,身後是清一色的長槍披甲騎兵,數量在三千左右。”
聽完小兵的稟報,張燕心中大概有了個底,擺手示意士卒先行下去。
張燕在廳內踱起了步子,袁紹公孫瓚在界橋交戰,如今北方還能調到上萬兵馬的,恐怕就隻有呂布了吧,那三千披甲騎兵,估計就是呂布的驍騎營了。隻是呂布連招呼都沒有打一聲,便領軍前來,莫不是想要攻下這太行山,剿滅他黑山軍?
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張燕腦中微微一番思索,停下了步子,便叫人去將黑山軍一幹頭領,叫來廳中議事。
不出片刻功夫,黑山軍的另外四個頭領也到了,本來還有一個於毒,隻可惜於毒在羊頭山襲擊呂布失敗,被呂布給殺了,就剩下了楊風、白繞、眭固、陶升四個。
張燕見四人已經到齊,便跟他們說了一下剛剛得知的情報。
黑山軍的內部早就分作了兩派,一派主戰,以白繞為首,寧肯戰死也不願投降;另一派則主降。主降派又分作兩批,一批主張投靠袁紹,而一批則看重呂布。
一聽說呂布領軍前來,位置居於最首的白繞起身,大聲說道:“大帥,呂布有什麼好怕的,我們十萬士卒難道還怕了他那區區兩三萬人嗎?跟他打!”
居於最末的陶升嗤笑的輕哼了一聲,奚落道:“打打打,你就知道打,打仗可不是光靠嗓門兒大就行的。呂布是誰?公認的天下第一,你打的過麼?”
白繞冷哼了一聲,毫不示弱的反駁道:“哼,他呂布是厲害,但他進了這太行山,一切可就由不得他了。”白繞很自信,以太行山的地勢,要打退呂布並非什麼難事,況且呂布當初親手殺了於毒,而白繞平日裏跟於毒關係極好。這次呂布主動送上門來,白繞自然想著如何給於毒報仇雪恨。
眭固見白、陶兩人言辭激烈,主動當起了和事佬,勸解道:“不如我們先行跟呂布交流一下,能和就和,他要什麼我們給他就是了。”
白繞哪肯就這樣屈辱的認輸,怒聲道:“你們這兩個懦夫!”
“行了!!!”
張燕一聲冷怒,大廳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四將都將目光看向張燕,等待著張燕的最後決定。
張燕轉過身子,背對著四人,調整了一下剛剛的煩躁心境,語氣平靜道:“你們都別吵了,我已經有了主意。”在張燕看來,這幾人全部都是庸才,關鍵時候一點作用都沒有。
張燕命令四將堅守各處要寨,親自點齊了三萬人馬,不管呂布此行的目的如何,張燕都不想失了禮數,況且,張燕早就想親自會會那個被傳神了的溫侯。
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驍騎營三千士卒打馬而行。
華雄騎著一匹黑色駿馬,走在隊伍的最前方。當初出征之時,是華雄自告奮勇的擔任了先鋒一職,但呂布卻隻給了華雄前方探路的任務,並且囑告華雄,不得隨意跟黑山軍作戰,這讓原本想大幹一場的華雄很是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