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白繞的計量(1 / 2)

張燕聽到白繞的張狂叫囂,起身走出了亭子。落雁亭四周不知何時已被包圍起來,數百弓箭手四麵而圍,作為統帥的白繞藏在弓箭手身後,身邊是上百人的帶甲精銳之士。

張燕的臉色有些陰沉,朝白繞斥責道:“白繞,你怎麼來了,不是叫你留守山寨麼?”張燕明明跟呂布約好了雙方不帶任何兵馬,而白繞卻擅自帶兵前來,還叫囂著要至呂布於死地,這豈不是讓張燕難堪,當眾下不來台麼?

麵對張燕的責問,白繞倒是絲毫不亂,十分鎮定的回答道:“大帥,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麼能夠放過呂布。”

張燕一聽白繞的這副陰冷口氣,就知道白繞肯定是因為昨天被呂布所傷而懷恨在心,所以今天特地想著要報複回來。張燕嘴裏冷哼了一聲,命令道:“把弓箭都給我收回去!”

弓箭手們對張燕這話置若罔聞,根本沒有絲毫反應,很顯然這些都是白繞培養的心腹,隻聽白繞一人的命令。

張燕見弓箭手們根本不聽自己命令,看向白繞,帶著些許憤怒,加重了語氣道:“你們這是想幹什麼?造反嗎!!!”

白繞騎在馬上,臉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對處於暴怒邊緣的張燕陰寒道:“大帥,難道你忘了老帥臨終的時候,是怎麼說的了嗎?”

張燕心頭一楞,臉色緩和不少,思緒輪回到多年之前。

八年前,太平天師張角在冀州策動黃巾叛亂,企圖以道家教義來顛覆大漢王朝的統治。

此時,年方十七的褚燕招集亡命之徒在山崗間作亂,名聲也漸漸的在常山真定傳開了,後來竟逐步發展到了萬餘人的規模。不久,張牛角起兵與褚燕合師,並且被推為主帥,跟褚燕共同商量該如何攻取癭陶。

數日相處下來,張牛角見褚燕身手矯捷,勇猛異常,便收褚燕作了義子。

進攻癭(ying三聲)陶之時,張牛角過於自負,未與褚燕商量,便領了八千軍馬,前去攻取癭陶。結果張牛角中伏,被流失射中,諸將奮力才將張牛角救回。

張牛角身中數箭,回到營中已是奄奄一息。臨死之前,張牛角將所有部下召集到身旁,並指著褚燕對眾人交代道:“我死以後,汝等便以褚燕為帥,凡事聽從他的號令。”

張牛角臨終前死死的抓著褚燕的右手,並囑告褚燕,不論何時,都不要向朝廷稱臣,一定要保存好自己的軍隊。

褚燕念及張牛角的恩德,改為張姓,即現任黑山軍大帥張燕。

張牛角死後,張燕以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五郡的山穀作為根據地,率軍四處作戰,一時間河北境內無人能擋。其後孫輕、王當等人也都帶著各自的部眾投靠了張燕,號為“黑山軍”。漢靈帝見張燕勢力過於旁大,便聽從了朝中大臣的建議,實行招安撫恤,拜張燕為平難中郎將,領河北各山穀事務。

張燕幾番思索後,便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但行為卻更加的無所忌憚,漸漸進犯河內,逼近京師。漢靈帝無奈,隻好任命朱雋為河內太守,和並州刺史丁原前後夾擊黑山軍。張燕多番作戰之後,隻得退回了太行山,行動也沒了原先的猖獗。

張燕搖了搖頭,從記憶中回過神來,白繞說起這事,無非是想提醒張燕,呂布是官軍,而他們是賊匪,自古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