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2 / 3)

腦袋裏一團亂麻,但左右才是6歲的孩子又累的不行,顧安還是很快睡著了,隻是終究免不了噩夢纏身。

這是個很“正”的人,顧安第一眼看到九爺爺就下了這樣的判斷,心下總算是鬆了口氣——這樣的人,說一是一,絕對不會當麵一套背後一套。說要收養他,必然是真心相待。

“今天起,你就是我孫子了。”九爺爺似乎是個挺冷清的人。八十年代初,戶口本還是比較好動的,九爺爺送了一斤白糖就把事情搞定了。

“爺爺。”顧安乖乖喚了一聲。九爺爺倒是愣了楞才點頭,這孩子改口倒是快。

……

不過天色微亮,顧安卻已經起來了,九爺爺對自己比想象中還要好很多,雖是沉默寡言了些,但教導起他醫術卻是用心,背誦各式湯頭歌不消說,他現在已經開始辨認藥材、背穴位表了;老爺子也會給他講講簡單的病例,指導他看些簡單的醫書了——能在文革中存下那麼多書,老爺子不得不說是位能人。

雖是八十年代初,但是老爺子有一手本事,家中隻有一老一少,分得的那幾分地也都拿去讓人種了,九爺爺就收些糧食。爺孫兩個混個溫飽並是不難,但想要過得富裕些就難了。

而且老爺子說了等到顧安滿了八歲便送他上學校。學是必須上的,隻是顧安卻沒打算按部就班得上,跳級是必須的——起碼能省下些學費。

顧安點了爐子,將小米和玉米粒下入砂鍋準備做雜糧粥,多水少料那是必須的,這年頭生病的都是自己忍忍熬過去的,不是大病誰舍得看?再加上顧安還有一年便要上學了,學費還不知道從哪裏出來呢!是以兩人必須要省吃儉用,好在一老一少飯量倒是都不大。很快就好了,顧安想,現在已經83年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都開了,開放都三年了?到大點賺些錢應該是不難吧……

讓粥在爐子上坐著,顧安準備再拌個涼菜,其實就是野菜——春上的野菜帶著特有的清新,用醋、蔥、蒜拌了,點上滴香油,味道很是不錯。

其實一開始是九爺爺在做飯,但顧安在吃了幾餐炒糊的菜後,很自覺地接下了三餐的工作。

“爺爺,你起來啦。”顧安將涼菜端上桌,又盛好了粥,隻等著九爺爺上桌了。

”恩。“九爺爺應了聲,倒沒什麼覺得自己壓榨兒童的羞愧心思,他本是看著顧安可憐,又不甘自己那身醫術後繼無人,這才認了顧安做孫子。不曾想這大半年下來他倒是真的把這孩子當自家孫子了——乖巧懂事,識人眼色又知機,且於醫道上頗具天賦,又算得上勤奮,也很難讓人不喜了。

而且,他不用再吃炒糊的菜了,很好很好,這麼小的孩子就這樣長於家事,將來是不必怕娶不著媳婦了,雖然這麼想,老爺子卻是麵上不動,淡淡道:"家中缺了些草藥,今日你隨我上山。”

顧家村附近山不少,正值春季萬物萌發,不少樹都泛出了綠意。九爺爺歎了口氣,當年大煉鋼鐵毀了多少樹,到現在都沒緩過勁兒來,那些百年大樹,可惜了。

“家裏的田七不多了,順便找些金銀花回去泡水喝。”

田七又名三七,別名金不換、南國神草,作用極其廣泛,祛瘀活血更是有奇效,顧安隻見過炮製過的田七,新鮮的卻隻見過圖畫罷了。九爺爺叫他找田七其實也是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