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同學少年(8)(1 / 3)

新修建起的跨河渡橋,銜起了兩岸的綺麗,白鷺往來,靈動了整個池岸。習慣了依舊形色匆匆不管不顧就不自覺地屏蔽了外界感官的刺激,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你對於這個環境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呢?固定化的生活模式慢慢地消磨著你對於刺激的反應,每天同一條道路不會因為今天綁了紅鞋帶就有什麼異同,甚至下午就不記得早上的經過。我緊緊地拽著自己,怕去向不明,但是不可控的外力拉扯,隻能是亦步亦趨。迷失是你我成長的關卡。麵臨的選擇,其實向左向右最終前後到達,但花太多時間在計較結果,失去的是寶貴的選擇權利。但,你我,都不願相信罷了。

因慕名一個創意展,才真的花了心思在老師大找路。耳機裏反複的是雷光夏的《第36個故事》。好歌匹配恰當的氣氛才能襯托出氣質,那個暖陽孵化的深冬午後,一切將將契合。不懂捷徑,隻能是隨著大潮向校園深處走去。斑駁的牆體、茂密的爬山虎、逼仄的宿舍區、混著黑土的操場、蹭掉了油漆的成年器械,一種古樸中的生機勃勃夾雜著、裹挾著。我又變得陌生了,但是欣喜的而我則帶著欣賞看望著、尋找著、摸索著、評斷著、錯過著。其實安逸是最可怕的吧,或者是太熟練。當一切都按部就班後,哪還有空間去預支給意外呢?我指的是心。那些或喜悅或急切或平靜的眼眸下,分享的應該是同一種情緒,一種可得卻不易保存的安全感。

不是對於未知的勝券在握,而是對於當下的存在和歸屬。我從新往舊,逃離的卻是一種早已熟稔的軌跡,鑽進了一個樹洞,果然撲麵而來的是廣袤的仙境。

我不敢奢求知曉這悠悠105年的滄桑變遷,但感懷參與了百年裏的一二。那是一種不斷衝撞又不斷豐滿革新的過程,兩個充斥著時光代際的空間,煥發著全然不同的氣息,但當你選擇了走入,各自的心情就默契地轉承。太美好、太難忘,都隻能是再轉瞬數十年後寫下的注腳,而這刻,隻感激活在擁有中。

(李敏傳播學院2010級)桃花格外夭夭

◎魏春暉

騎著自行車在師大的道路上,道路很寬,我總是感覺很愜意,比鄉村小道多了一點書卷氣息,更比喧囂的校外多了一份寧靜。尤其是懷擁滿校園的榕樹、芒果樹和其他各種鬱鬱蔥蔥的樹木,讓人有超然物外之感。樹木是師大的一道景觀,而桃樹則更顯得無與倫比。

綠色是好的,但我在這寒冷的冬天中仍掛念著百年碑林的那幾株桃樹。沒有了葉子,沒有了花朵,她們整個冬天都在沉默。缺少了遊人的駐足觀望和鏡頭的聚焦,她們會感到失落與孤獨嗎?

猶記去年陽春融融的時候,她們早早地吐出了一粒粒嫩綠的芽兒,像是在料峭寒風中躍動的火苗。看到她們的身影,我知道春天已經來了。

當火苗逐漸變成了濃濃的綠意時,整個校園就成了綠色的海洋,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盡管白鷺在那片柳樹林裏踱步,可是我仍覺得缺少一點什麼。就像一個美麗的姑娘,當她披散開如瀑布般的秀發時,是不是還要再添上一朵鮮豔的花朵作為配飾才顯得更靈動呢?當然最好是甜而不膩,豔而不妖。

剛好,又一次去圖書館的時候,我才驚訝於尋覓了那麼久的東西,終於遂願。那幾株桃樹竟然能開得雲蒸霞蔚,恰如一團團紅雲輕柔地漂浮在百年碑林的上空,像是一個安靜而溫暖的美夢。再配以碧綠的桃葉,更讓人覺得親切和可愛。倘若拿日本的櫻花和桃樹相媲美,我相信桃樹要更勝一籌,獨具風騷。櫻花樹高大,缺乏桃樹和藹可親的性格。櫻花雖說多且爛漫,但是花太多綠葉太少,而桃花則與葉相得益彰。

於是,每次路過的時候,我都忍不住要多看幾眼。有很多同學去那拍照,忙著合影留念,在花叢中說說笑笑,青春與花朵,此刻更加燦爛。真感覺那桃花如師大的唇,香豔動人。

暮春卻悄然而至了,那兒滿地飛紅,香銷玉殞。一大團一大團的花瓣堆積在道路上、在碑石上,消失在泥土中。留在樹上的隻是孤零零、赤裸裸的綠葉。“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樣的情形真讓我傷感。《詩經》中有說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轉念一想,人生哪怕隻熱烈過一次,哪怕禁不住分離的痛苦和各種失意,我仍擁有別人不曾有過的一場熱熱鬧鬧的回憶呀!年輕人不去追求理想還去幹什麼呢?在青春芳華的時候,誰還要駐足回首垂憐就是浪費時光,縱是不知腳下的路會蜿蜒至何方,或者什麼未知的挑戰在等著我們,我們仍然要滿懷著如桃花一樣的希冀去為春天開放,開得個世界姹紫嫣紅!在或許短暫的生命中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澆灌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桃花林,不需要多少激動人心的豪言壯語,更不害怕漫漫長路中的孤寂落寞,於朝陽升起的時候耕耘,在夕陽晚照的時候挽歌而歸。擁有了這樣的信念,我便寬慰、堅定了許多,帶著青春的憂鬱,更帶著激情,繼續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