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氣量,古人遠勝今人。古人心之花,未待風吹已自落。往昔歲月,佳人依依、情意綿綿之語,至今尤難忘懷。可歎別離經年,已形同陌路。生離苦,更堪死別悲。而今,唯見木槿花落寂寞,不見當年之人。吾心之所向,然悄無知音,於流年傷景中,哀思如潮。心係世俗,不免外塵所惑。與人交談,措辭總以博人好感為先,本心盡失。與人嬉戲、與人爭執,一時苦恨、一時歡喜,心中何以寧定?雜念橫生,便處處計較得失。執迷而醉、醉中癡夢,奔走碌碌,渾然忘道。人皆如此!《摩訶止觀》中如此說道:“生活、人事、藝能、學問諸緣起,息皆去執。”然而眾生,生死不息,冤緣相隨,暢飲蛇毒,執著於醯薟……
嗚呼!吾實不忍再草書言誌,生命之悲、凡俗之累,怎敵他世事無常。諸法皆空,亦挨不過生死。罷了、罷了,且以《徒然草》之語作結:人若憎死,必要愛生。吾且言之:存命之喜樂,而無日日之享。愚者忘生命之樂,費心求身外之樂;忘生命之財,貪求他方之財,永無厭倦。生時不明生之樂,臨死又恐死之懼,此理何通?實則,人人懼死,不過忘死期將近矣。人若能超生死之相,方可言悟真理!吾心之至,望諸君明之。
辛卯年間,臘月廿一,龍岩闕某人記。
(闕昆明文學院2009級)最美好的年華,最美好的你——給即將二十歲的自己的一封信◎林曉慧
親愛的自己:
你好嗎?
你20歲了。我尚且沒有能力送你什麼貴重的禮物表達我對你進入成人的歲月的餞別之情。僅在暖黃燈光下,以一紙信語來寫下我對你的忠告、期許和祝福。
你已告別了一字當頭的年紀,永遠地告別了。過往的那些時光、那些人和那些事情,不管是曾讓你歡喜還是悲傷過、悅納還是痛恨過,都不複再來。所以,學會原諒、學會釋懷、學會銘記、學會珍藏。在那樣的舞象之年,有很多懵懂、很多意氣風發、很多年少輕狂,靜靜地整理好、收藏好,若是瑕疵,便化作風煙消散,若是美好,便製成一枚書簽,可以隨時停留在你人生書頁每一個歇腳的地方,作為溫情滿溢的回想。
20歲的你,大二了。大一的迷茫也許還尚有殘影,但你絕不應該處於停滯期。大學是個多方位的平台,你必須要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然後去做,堅定不移。能夠自由地蕩漾於文學的海洋一直都是你想要做的事情。所以請安靜自己,在每天的清晨尋覓一處清幽之地,於校園一隅與古聖先賢對話,跟隨辯證哲思去思索生亡興替。自然,你的專業要求你不能停留於感性隨想。你要開始有意識地培養你的專業素養和技能,學會科學理性地看待事物、分析問題、解決矛盾。“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許是稚嫩的話,但卻應該成為你的座右銘。不要對這些簡短的理智語言嗤之以鼻。單純的文字,單純的目標,單純地前行,心無旁騖,這是你該學習的。
但是比起念書,我更要你先學會如何為人處世。有人說,理性即無情。我尚不認可此話。理性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有著程序和機械的意味,但不等於冷血。最近震驚全國的“小悅悅事件”讓我反思我們個體在社會大背景下的尷尬境地。似乎無論你是否伸手去幫助別人,得來的都會是譴責和鄙夷。我擔心隨著年紀的增長,你也會掩藏起你的善念與悲憫,你會軟弱於眾人之口。“三人成虎”自然是可畏的,但“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若是因為外界的客觀因素而悖逆於作為人的本性,那更是可悲。社會有很多問題,國家也正在摸索的路上,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付出未必有你所期待的回報……學會原諒,學會寬容。不要什麼都不做在那裏無止境地抱怨,那於事無補。行動起來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改變自己,然後為身邊的人做點什麼,這樣你才有可能為社會做點什麼,然後才有可能為國家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