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際儼社會曆史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母校·母親·師大人
◎陳信鋼
生活的美好在於你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或許這就是我做人的哲學。在平時生活中,我很難把“母校”、“母親”和“師大人”這三個詞聯係到一起。這次我不想錯過母校105歲的機會,於是不善於表達感情的我便拿起了手中的筆,希望用最樸實的話語表達我對這位“母親”的特殊情感。
我是一個大山的孩子。小時候,我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有多麼精彩,隻是望著那條通往大山外的山路,聽著別人說起外麵的花花綠綠,渴望著,渴望著……每當這時候,母親就會在我身邊說:“孩子,飛出去,找到一片屬於你的天空。”我總是笑了笑,而母親眼裏總是充滿著期待。
當我第一次走出大山,我發現原來山外麵還是山,心裏倒埋怨起了母親。後來,自己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母親是位人民老師,母親跟我說,當我還在她肚子裏的時候,她就希望我多學知識,走出大山。因為母親,我對老師這個職業也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福建師範大學”這個名字,不是因為母親的職業關係,反倒是身邊的同學老說學生街的東西很便宜。我問學生街在哪裏,我同學不屑地扔出一句:“就在師大旁邊,你不知道?”那時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師大在哪裏,也許,就是那一刻注定了我將要加入師大這個大家庭。
生活總是那麼有緣。當我第一次在福州公交車上看著“福建師範大學”6個字的時候,我才知道師大原來在這裏,離我這麼近。現在,我每天生活在長安山腳下,偶爾也到傳說中的學生街走走。想到兒時的好友要麼已為人父,要麼事業有成,我心中異常彷徨。這時候,母親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天天在我身邊,我似乎尋找著另外一種心理寄托。看著那些穿梭在學生街的人們,想著那些曾經向往著從學生街步入師大的舊時同學,我心裏又暗暗慶幸。
還記得有人對我說:“讀書讀了快20年了,你都讀老了。”當時,我隻是笑了笑,因為他不明白。或許在世俗的眼裏,名與利有著超凡的魔力。然而,在這裏,我可以悠閑地享受著脫俗的樂趣,我可以安心地閱讀著我心愛的書籍。突然發現,母親不在我身邊,卻天天陪伴我。看著自己的師兄師姐走出師大的校門,我偶爾也設想著自己踏出校門的那天,可是每到這個時候,我心裏總是出現莫名的不舍。
每年過生日的時候,母親都會第一時間給我送上祝福,我漸漸地喜歡上了母親煮的長壽麵,也漸漸地離不開這碗長壽麵。因此,不戀家的我,開始戀家了。前段時間,母親來學校給我送東西,我帶著母親逛逛校園,她指著現在大專生住的一棟樓就跟我說:“這間就是我曾經住過的宿舍。”我驚奇地發現,原來我的母親也是“師大人”。看著母親的白發,我也發現鏡中的我也有了白發。我長大了,我的母親老了,而我們的師大依然年輕。
現在,我更加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嗬護著母親對我的愛。人生能有幾個20年,我把現在的20年用在求學,而母親把這20年獻給了我。我是幸運的,什麼清華、北大,在我眼裏成了過往的浮雲。我謝謝母親,母親是“師大人”,而我也是“師大人”,我們都謝謝我們共同的母親——福建師範大學。在此,借母校105歲生日之際,祝我的母親“生日快樂”,祝每個“師大人”的母親“生日快樂”,祝我們“師大人”共同的母親“生日快樂”。
(陳信鋼社會曆史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和你的日子
◎林惠娟
一年多以前,第一次見你。那時,我還很青澀。
我走進你,懷著忐忑又憧憬的心情。
依稀記得第一天的橫衝亂撞、頻繁問路的尷尬,記得擦身而過的每個新生帶著稚氣卻滿是希望的麵龐,記得來來往往的學長學姐的親切問候……
隻是一開始真的不適應,甚至是排斥,想要逃離你。
短暫的軍訓,沒有想象中的艱難,沒有傳說中的可怕。雖然有些小失望,卻也暗自慶幸逃過魔鬼式的訓練。那年,那抹鮮亮的綠,是一段很清澈的記憶。因為和你一起的日子,從那時開始,就在一點一點累積。軍訓以後,生活和學習開始漸漸步入正軌,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笑著、鬧著,每天簡單地學習、睡覺和吃飯,好像一切的一切,都發生得順其自然、理所應當。
然後時間慢慢過去,我慢慢習慣了這裏的生活。
但我始終是個念舊的人,對於從前的一切,舍不得放下。我在心裏築了一道高牆,很高很堅實,別人進不來,而我自己也出不去。偶爾我會騎著單車,晃過路旁一株一株的矮小的樹,看著它們,淡淡地回憶從前。那時候我好像忽然明白,為什麼人們說起從前的時候會用“放電影”這樣的字眼。齊刷刷向後的小樹,真的讓我感覺到時間在走,在毫不留情地向前奔去,留下我靜靜地沉默。而過去,就如陳舊的黑白膠片,寂靜上演,不斷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