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同學少年(12)(3 / 3)

百載春秋,薪火相傳。感動於圖書館翻閱書典的虔誠,感恩於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誨。生在家鄉,長在師大。在這裏讀懂了《中庸》,在這裏看懂了《三國》,在這裏讓我感受到冬天裏從圖書館到宿舍的道路沒有那麼冷。撫摸著沉甸甸的書包,隻有那幸福的漣漪湧上心頭。莞爾一笑,告訴自己:做個正直的人吧,不去賭咒發誓,不孤注一擲,不祈求奇跡,不想入非非,隻是平凡而真實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記憶和向往的雙向途中,這樣平凡中也會生出別樣滋味。

珠穆朗瑪峰的山頂上寒冷透骨,已經無所謂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實的山河間。半醉半醒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想著想著,秋風起了、蘆葦白了、漁舟遠了、炊煙斜了,那裏便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那裏便是我們該思考的昨天、今天、明天。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走,不求名垂千古,但求眼如明鏡、心若琉璃,清清醒醒地過每一天,在聖潔的土地養出一個聖潔的靈魂。羅丹說:“什麼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我們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鑿掉那些異己的、卻附著在身體上的雜質。不鑿掉,就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自己。告訴自己:寧靜下來審視周際環境和自身以及不斷加快的生命節奏,將它們理清並找出那隱藏著的一種總結性、歸納性的輕微和聲,然後大聲說:詩的意境出現了!

105年的曆史、105載的沉澱告訴我的,讓我這單薄的身軀有種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的感覺。感謝您的厚愛!

(丁芹物理與光電信息科技學院2010級)再回首

◎郭漢傑

當故事在枝頭凋零,我看到落下的秋,委地無聲。我把掌心朝上,珍惜你給我的所有,等候未知的欣喜。因為,我望見了那頭燦爛的輝煌,你聽到了這裏無聲的呼喚。

——題記

在師大已是第三個秋,寒風還未到凜冽的時候,於是空氣裏像是有什麼東西的冰冷在徘徊。轉眼已是大三了,而仿佛所有的熱情都留在了昨天。究竟是什麼,讓今年的冬也猶豫呢?

高考完那年的夏,沉浸在一種從未有過的沮喪裏,陽光也似乎是凜冽的。當離開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你不再是你,我也不會是我了,有些東西不再屬於你或者我了。於是一個人,就這樣心安理得地冷靜下來,似乎在這個地方歇著,其他什麼光環都不再重要,就這樣一日日地做一些必須做的事。那時一點也不懂,再平靜的海,內心也波濤洶湧。

曾經看過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其中的一個細節一直深深地打動了我:一杯茶勾起了主人公對童年時光的回憶。的確,雖然人天性容易遺忘,但有些情感總是在心靈中難以觸及的地方休眠,或許某天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會將塵封已久的情感喚醒,讓其結結實實地占據著我;也或許當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學時光,都和一個名字有關的時候,這個名字就會變得難忘。慶幸的是,這個名字是——福師大。從來不喜歡過分懷念已逝的東西而傷了自己,隻是隻有在這裏鬧過、笑過、傷心過、執著過的孩子,才能真正體會那個別人不曾擁有和感受過的校園,體會那個被自己踩了一地灰的教室,塵埃也不僅僅是塵埃。

我喜歡小小的理想主義,像班得瑞的輕音樂、像幾米的漫畫、像周國平的文字,那樣純徹、透明、安靜;喜歡在寂靜的黃昏,站在師大的走廊上,從一個很好的角度望著遠遠的天空,藍色的陽光有樹葉的清香。仍記得入學軍訓期間,與“戰友”一起漫步於深夜的師大校園,仰望是明月當空、是寥星相伴,遠眺之處,有理想放飛、有心曲蕩漾。那時的我們,天馬行空地幻想著不可接近但又格外真切的未來,小小的心靈承載著無限的野心與希望,眼中滿是玫瑰色。然後,我們漸漸長大,看得了失望,懂得了無奈,也發現了汙濁與混沌,於是會更加懷念起這段至純至美、通透明亮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