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學少年(13)(3 / 3)

而師大,這座我喜愛的百年學府,她的一草一葉都會時常在我的腦海裏湧現:

在東門放眼而觀,黑色為主色調的百年寶球以及它“腹中”留待的又一個百年後秘密、莊嚴而立的行政樓、在陽光下耀眼的噴泉、凝重的百年寶鼎、開闊的星雨湖,還有鍾樓旁邊塑著師大前身締造者——陳寶琛先生的寶琛廣場。我相信彼時的你也一定懷念你的宿舍樓,就像我會懷念桂苑一樣。當然,我絕對忘不了共青團廣場的熱鬧,還有書寫師大百年故事的倉山校區——其實,它迷人的美在於內在。

我想,我是幸運的,在告別這片土地前還可以與師大人共同紀念和歡慶建校105周年,那是種榮耀!值此之際,謹願:

百年學府,薪火代傳,弦歌未曾輟;莘莘學子,歡聚旗山,難忘好時光;福建師大,八閩之光,明天更輝煌!

(鄭秀梅海外教育學院2009級)暖

◎吳美榮

極靜思動。

記得心理學老師說過,日常我們的情緒多被否定,所以便常在放鬆狀態下得以釋放。這是不是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己總喜歡站在宿舍的陽台上幹各種活兒,刷衣服、洗頭發、憋氣,尤其是這樣的下午,沐浴著仁慈的陽光。某些動作,類似刷衣服,可前可後,忽左忽右,或許隻是機械地重複,隨意性卻很大。

其實,嘩啦啦的水聲掩蓋不住情緒裏那種強烈的安靜。這是犯傻、發呆的絕佳時機!

所以,因為安靜,我開始不安靜了。心隨意動,情緒在遊走,關注力在漂浮,大理石的彩斑閃動不止,水是流動的,陽光是移動的,嘈雜聲是震蕩的。空氣中,人群裏,想象那一波接一波的語流,擦過介質傳至耳邊,鮮明可感,雖是秋天,卻察覺不到幹燥粗糙的苦澀,而是一種珠圓玉潤的飽滿。總之,一切開始變得鮮活生動起來。我的世界貌似短暫地顛倒了原本的客觀時空。這樣不可抑製的主觀能動驅使我去認為:一直沉浸其中,世界就是我,我便是唯一。喜歡發呆,其實是小小的自我滿足。弗洛伊德說,夢有願望滿足的功能。發呆也該是如此吧,因為經驗告訴我,發呆並不等於簡單的空白,更多時候思緒蔓延的維度要大於清醒狀態。

直覺裏,彼時彼刻的所有美好是陽光激活了它們的原動力,所以呈現在我的感知範圍內,是如此讓人心滿意足的一番景象。

已經忘記在哪兒見過這樣的描述:陽光走著貓步來。當時並非深以為然,因為自己從不覺得貓的美好。可怖駭人的貓爪、邈遠陰森的眼神,如何都不能讓我聯想到輕盈矯捷的陽光,絕對不可以!可事實證明,我再一次被主觀自我迷糊了真實感受。也許,它真該如此的,甚至無比生動。淋浴了一個下午的陽光,再一次咀嚼起它,居然延續著說不出的感動。每天早上喝豆漿,用吸管按固定方向快速轉圈兒,杯邊緣便會冒出無數小氣泡,每一簇的每一顆,細瞅,裏邊竟藏有無數個你,聚焦成像呢!嗯,秋陽捎給人的驚喜就是如此,情理之中的意外。所以,悲秋對我而言通常沒有太深刻的體會。春天裏,一米陽光;夏天裏,一劄陽光;冬天裏,一抹陽光;秋天裏,該是一方陽光了吧。一片又一片,立體無比,有一種鮮明的層次感。讓人想起隱約的抹茶味、淡淡的牛奶味,以及清新自然的薄荷香,還有睡衣的顏色、牙膏的清爽、毛巾的輕柔親膚,第一時間就是這樣的感觸,各種複雜。過去,不以為然地堅持,陽光隻是單純的平淡的理性意義的一種東西,存在生活的無數角落罷了,甚至可以簡單機械地理解為僅是太陽正常運作的副產品而已。這樣的麻木導致自己從未真正意識到它的存在形式與價值。嗯,過去我是怎樣的一個木頭呢?殊不知這橙色的陽光除了溫度,也能如此鮮活美妙和嬌豔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