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曰:行高為範,學博為師。聖人所尚,君子所知。弢庵創校,乃樹高儀。後賢繼德,念茲在茲。上庠府學,匡合推移。暉光百歲,茂秀蘭芝。既逢明世,載驅載馳。有教無類,儁才昌熙。邦強國盛,所賴類斯。治平修齊,瓞綿無期。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一月歲在壬辰暮秋
寫於建校百五周年瑞慶佳日
外二章
福建師範大學名賢雕塑園碑銘
古之君子,以天下為己任,蓋能誌於學而弘毅自強。吾校兆始清末,弢庵先生創優級師範學堂,翕集懿哲,隆振教綱,化育英才,百載流光。嗚呼!日居月諸兮,遐窺聖哲門牆;明德親民兮,遂有傑人貞芳。折科學工程之桂枝兮,眾院士鴻績輝煌;探人文淵海之驪珠兮,群碩儒韶儀堂堂。彼術業或殊兮,懋功並世共彰。既呈豐範兮,可不標揚?因塑偉像兮,表茲廣場。其將津逮後學兮,攀高翼以奮翔;夐古君子之道兮,奉華夏而曆久以永昌。公元二零一二年歲在壬辰,值建校百五周年瑞慶,福建師範大學勒石謹銘。
星雨湖記
群星如雨,映蔚湖心,臨岸夜讀,暢抒高襟:湖之韶美,其在斯乎?吾校稱閩省上庠,英業百年,自烏山、倉山而旗山,聚合碩宿,通中外以育才;滋培俊彥,兼文理而經世。曆數所出賢傑,譬若星光,其輝華遐照,垂耀人寰,豈獨八閩哉!名曰“星雨”,意緣此也。湖居旗山教學新區中心,廣七十餘畝,西接溪源江流,東倚倉山大道,南有音樂學院之雅聲悠悠,北靠圖書大樓之文籍累累。四圍綠陰蜿蜒,柳色湖光回映,水麵窄處,有星步橋、星暉橋、星苑橋相為貫聯,時或信足而行,春沐花香,秋觀魚躍,夏聆鳴蟬,冬眺遠壑,師生相與陶冶此間而論學,宜其愷樂融融也。湖承窪地疏拓,更曆七載,凡三浚而成宏規。知者雲:茲湖克堪潤美吾校,善莫大焉。因記之。公元二零一二年歲在壬辰仲秋福建師範大學謹立石。編後記編後記
經過大半年時間的征稿和編輯,福建師範大學建校105周年紀念文集《弦歌盈耳》終於如期麵世,向校慶獻上廣大校友與師生發自肺腑、合奏共鳴的心靈交響曲。
本次征文,得到廣大校友和在校師生的積極響應。來稿達700多篇,校友和教工的文稿多數被選用,學生的文稿經遴選而采用了部分。對選錄的文稿,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有些作了文字上的修訂,因篇幅有限而對一些長文作了較多刪削,敬請相關作者諒解。
文集按內容分為三卷十輯,各輯文章原則上以敘長排序。前兩卷五輯為校友和教工的作品,主要描述為師之道的各種具象表現,回憶在校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曆見聞。第一輯《師尊風範》按文中所記述的已故師長的生年排序。第二輯《師道傳承》分為兩類,一類是作者或記述對象為外校畢業而來校工作的,按年齡排序;另一類是記述對象或作者為留校執教的,按入學屆次排序。第三輯《師恩如海》和第四輯《歲月如歌》,均按作者屆次(同屆次的先排研究生以及先文科後理科的方式)進行排序。第五輯《校園剪影》,先按內容分類(在目錄中以中間空一行為標記),再按作者屆次排序。第三卷《風華正茂》共五輯,均為在校學生紀事抒懷的作品,均按第五輯方式排序。作者簡介隻注明主要的職稱職務,加注年級的為本校畢業生或在校生,本校畢業後今在校外工作的又加注“校友”二字。
對於廣大校友和師生的熱情參與,校內各單位的精心組稿,海峽文藝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及時出版,我們在此一並表示衷心的感謝!因編輯時間緊,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