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Ground),是指提供人物與事件活動過程的時間與空間。換句話說,一切行為活動都在時空中發生。這樣解說對一個靜態、固定的時空環境來說是對的,但人物與事件的運動在背景中有十分複雜的關係,在一個動態時空裏背景也會發生變化,不能機械地看待。背景一詞本身便含有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和行動的統一。我這裏把背景與場麵分開論述是一種敘說的方便,他們本身是統一的,背景本身也是一種場麵,場麵也不可能沒有背景。作為兩個概念當然也有區別,各有特征。我們現在談談背景的特征。
第一,背景的定位特征。任何背景必須有一個位置,可以指認,而且是特定的時間與空間。為什麼?因為隻有針對人物與事件行為方式的背景才有意義,脫離了行為的背景沒有具體的針對性,背景便失去了作用。背景隻有定位才能成為該事物的環境。決定背景的性質根本上說,是空間,是它的地理特征,例如山區、平原、河流三個不同地方便決定了人物與事件的交通方式不一樣。不同地方生產的物品不一樣,不同的生活方式對人群有不同的影響。因而是地緣決定了背景功能性質及作用。時間是一種特指,它對人與事發生的行為方式是一種限製,這種時間上的推前和滯後主要對人事的行為有關鍵作用,因時間的不同行為方式的性質會不同。例如,殺人,時間提前,是一個預謀,推後又撲了一個空,是殺人未遂。剛好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將某人殺死了,這很容易使我們認識到時空位移的不同殺人性質會不一樣。可見殺人也是一種時間藝術。由此可見時間,空間的定位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有決定作用的,所以定位作為背景的首要特征。
第二,背景的相對特征,針對一個運動係統,背景是具有相對性的,而且是靈活的移位,我們以《離婚》為例,從木蓮橋頭上船,航行中的船是一個背景。蟹殼臉,八三,汪得貴,船家,木三這五個人物又構成愛姑的動態背景。到尉家,尉家的宅院是背景,七大人和幾位少爺,尉太爺,施家父子等人又構成一個背景。於是我們看到愛姑在四個背景上活動。愛姑再強大的也被四個背景擠壓了。但我們要注意這些背景之間,他們又互為背景。例如,七大人是一個活動主體,玩水銀浸,打噴嚏,在他的周圍,尉老爺,尖下巴少爺,施家父子又構成了七大人的背景。如果細心注意,在話語係統裏還另外含有一個背景,即愛姑與施家少爺鬧離婚的背景。《離婚》基本是一個背景的世界,而且是相互關聯的構成。七老爺代表一種勢力,愛姑代表一種抗爭。環境的強大,主體消解,到了最後注意愛姑的一句:謝謝尉老爺。愛姑最後也終於妥協成為一種共同的背景了。因而愛姑的失敗揭示了一種強大背景下新的機製不可能存在。背景作為文本的可寫性存在,或說寫作的主導麵。
第三,背景多樣性特征。一般人理解背景容易誤認為指風景描寫。其實背景也是千變萬化,時空、物、人、事件均可以構成背景。僅在於物在構成背景時易於確認,人和事件構成背景比較複雜。從大的方麵說有自然背景,曆史背景,事件背景,文化背景,政治和經濟的背景,家庭背景。從具體的方麵說,有人的背景,具體器物的背景,場麵背景,細節背景,聲音背景,色彩背景,而且這些背景均彼此咬合,互相穿插。並且彼此形成背景,背景有直接顯示與間接顯示。所謂直接顯示,是背景對行動的方式效果有直接影響,一個黑暗的雨夜,在狹小的空間殺人,這是件不順利的事,結果被殺者利用熟悉的空間跑掉了。所謂背景的間接顯示,表明該背景成立,形式照舊,但功能意義卻另有所指,這是一種象征隱喻的空間背景。我們說到殺人偵破案,所有的真相大白都來自對背景的精微分析,背景的細節含有主體的全部信息。背景是相對主體而言的,一般感覺主體是重要的,而背景是次要的,其實並非如此,《離婚》中背景因素超過了主體。主體的背景也是相互變化的,有時在此場景中為主體,在彼場景中變成背景,而背景因素強化卻又成為主體。這就導致了背景的另一特征。
第四,背景的語境性特征。文本的語境構成背景,這在識別上有一定的難度,語境構成了人與事的共同氛圍,具有一種特殊的情韻格調,它是整個話語係統製造出來的背景,要根據上下文,各段層次,文本整體創造出來的獨特的情景。《風波》的語境是在皇帝倒台後,民國產生,舊勢力複辟說起,這是從大的方麵說,而鄉村似乎並不在意皇帝是否變了,他們自有一種對新與舊的看法,九斤老太便表明今不如昔,連人的傳承也是如此,兒子七斤,孫女六斤。趙七爺關注的是頭上是否有辮子,有辮子代表了什麼含義,這些與他的學問、穿布長衫都有關係。在這兒由九斤老太代表的一家三代及其生活方式,趙七爺的生活方式,還有八一嫂,閑坐聊天的老男人們揮著芭蕉扇,一起共同在這小鄉村的河邊土場上構成一種特殊的氛圍,這就是特定時間裏、特定地方和那裏的人群的生活方式構成的語境,在這個語境中人物、事件、言語都在它製約之下,於是這個鄉土場上特殊人群的語境便是背景。這種背景是彌漫性的,不能特指為某物。現代小說的背景基本上表現為一種語境方式,而不是簡單的一種環境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