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 / 2)

寫自己,我覺得首先是得從自我介紹開始的,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個八零後,可悲的八零後,我身邊的朋友,也都是一群八零後,生活無趣,別人叫我耗子,好像這個綽號從小就有了,至於起源我也亂不清楚是怎麼樣了,反正也就那麼一回事吧。

故事的開始我覺得是應該從我工作記起吧,讀書時候瞎急吧亂搞的事情好像也沒什麼值得記錄的。在學校裏,男生隻要長的不戳,稍微有點嘴上功夫,自然是能騙倒不少的純情美少女,當然我說的嘴上功夫可以理解為口才,當然這個東西好像跟口才又不是很掛鉤,應該確切一點說是泡姑娘的功夫吧,也形容不好,姑且就這樣子吧。這個時候也可以說是**絲最為舒坦的日子,但是這些東西好像很沒營養的樣子,雖然我的過去好像在學校裏還是風光過那麼一段時間,但是最終步入社會以後,一切美好的想法都被現實給破壞的七零八落了。所以也就不提了,就這麼著吧。

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我是2008年的8月份參加工作的。故事姑且就從那個時候開始吧。

工作單位雖然在省內,但是離家也有兩三百公裏,在學校裏就有一個女朋友,跟我同時分配到一個公司,一個分廠上班,那是一個化工企業,上市公司,在父母的眼裏,好像這樣的單位就是一份鐵飯碗了,而自己也義無反顧的步入了工人一族。

工作的第一個月,拿到手一千八百塊錢,作為第一次憑自己的勞動力換來的錢,特別作為一個家庭出生很普通,讀書時候一個月也就一千來塊錢的自己來說,感覺這好像就是一筆巨款了。作為當時參加工作就能跟女朋友在一起的自己來說,好像如果不慶祝一下有些說不過去,於是請上同事,朋友,胡吃海塞了一通,接著帶著女朋友去購了一通物,一個星期發現,所得的工資好像就所剩無幾了,甚至連同女朋友的工資都搭了進去,都不能維持起碼的生計了。

作為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很多人都深有體會,在畢業那會,根本就不具備什麼理財能力的,所謂的精打細算在當時的我的眼裏好像都是年過五旬的大媽們才具備的專業技能。而此時此刻的自己麵臨吃飯都困難了,被逼無奈,隻得厚著臉皮向家裏人伸手了。

說起跟家裏人要錢這個事情,其實我是深有體會的,不知道別人怎樣,至少我覺得自己是練就了一身的好手藝,從讀書時候開始,跟家裏人要錢的手段就花樣百出,而且做的還毫無破綻,我感覺這個技能好像是與生俱來一樣,並且推陳出新,至少很少重複用同一個借口要錢。最早時候讀初中,那時候電腦這個東西才剛剛興起,我記得在我初一的時候,網絡遊戲才剛剛進入中國市場,而那個時候,自己的經濟來源隻有每天的早點錢,為了玩電腦,隻得把那可憐的早點錢給省下來。但是那個時候玩電腦的消費確實有些虛高,而那個時候的物價還沒有現在那麼離譜,每天的早點錢,也隻夠玩一個小時而已,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小時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了,所以開始找借口跟家裏人要錢。那時候正在長身體,於是乎跟家裏人說自己早點不夠吃,需要吃多少多少錢的早點才夠,而父母則毫不懷疑的就相信了。其實現在回想一下,我自己以及身邊幾個比較要好的狐朋狗友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其實好像跟這早點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首先,早點錢拿來玩電腦了,導致沒有把自己的天賦給放在讀書上,按照阿鑫,也就是我最要好的一個朋友之一的話說,我們的人生天賦點好像就給點錯了,而錯誤的開始,就是那早點;其次,好像什麼時候看過一個什麼專家說過,不吃早點好像對人的身體傷害蠻大的,這估計也是一個原因,因為不吃早點,導致我們現在腦袋好像轉的沒有別人快一些。

好了,拋開早點不說,接著說要錢這個事情,要錢,從最早的早點開始,然後花樣就開始慢慢的變多了,什麼補課費,什麼書費,什麼材料費,訂什麼報紙,訂什麼書籍,等等等等,隻要牽扯學習,隻要跟自己用功掛鉤,我覺得要錢的目的基本就達到了。

我覺得這其實雖然跟中國的教育製度有關,但是最主要因為是我們這一代人都給弄到報廢以後,我們的長輩們,開始究其原因要找一個理由,最終結果就是歸結於教育製度。在我認為,其實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因為中國的老古人的一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從小好像父母就在我的耳邊給我灌輸這個思想,而他們其實也被這個思想深深的蠱惑著。到了現在回頭來看這句話,發現真的毛病不少,至少在我們這個年代裏,這句話好像已經不少真理了。在我看來好像是:萬般皆下品,隻有爹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