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到底是個怎麼樣的概念,這個問題縈繞在我的腦子裏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也許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對於西伯利亞的概念恐怕和我一樣,是廣袤無垠的黑色沃土以及連綿不絕的原始森林。

翻閱著手中巨大的地圖,西伯利亞聯邦區、西伯利亞區域、西伯利亞高地、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新西伯利亞州,這些“西伯利亞”們互有交集、卻又不盡相同,在這剪不斷理還亂的困擾中,我來到了新西伯利亞州的首府新西伯利亞市。

這是一個非常幹淨的城市,人們的眼神中透露著友善和積極。路邊除了整齊劃一的前蘇聯式建築,更多的是明顯帶有國際化風格的高樓大廈,每隔幾個街區,還常常能見到正在建設中的樓房。與世界上所有的國際化大城市一樣,許多尚在建設中的樓盤也都在其顯要處掛出巨型廣告,對即將成型的樓盤進行明碼標價,記者見到在接近市中心的一塊樓盤標注著35平方米的小戶型居然要價120萬盧布,折合人民幣40萬元左右,這樣的價碼對於新西伯利亞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價位了。這一切驗證著這是個仍在不斷發展的俄羅斯大都市。

新西伯利亞也是個江城,綿長的鄂畢河將城市一分為二,聯結兩岸的是兩座雄偉的鄂畢河大橋以及一條單獨的地鐵通道,橋上車輛往來頻繁、川流不息。

這座年輕的城市,原稱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始建於1893年,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築而逐漸發展起來。1926年改稱新西伯利亞,1937年成為新西伯利亞州首府。20世紀30年代起成為西伯利亞地區的中心和烏拉爾以東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這主要得益於鐵路、河港和鄰近庫茲巴斯能源、原材料供應地的區位優勢,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新西伯利亞也成為了俄羅斯亞洲部分的第一大城市以及經濟、科技、文化中心。

西伯利亞地區有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森林資源,這也在很多年的曆史中決定了它的運輸樞紐地位,而如何將巨大的交通優勢轉化為直接的經濟發展動力,新西伯利亞州正在進行著探索和試驗。“是的,新西伯利亞每天都在變化中。”一位在街頭購物的年輕人告訴我,“政府逐漸在加大投資和建設,從我家附近的房子就能看出來,我很樂於這樣的變化。”新西伯利亞的城市和他們的年輕人一樣充滿著活力。

除了自身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經濟交往也是一個城市迅速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采訪了新西伯利亞州的第一副州長尤爾琴科之後,記者還了解到,這座工業重鎮還與我國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近些年來,新西伯利亞與中國的遼寧、黑龍江和新疆等省區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經濟合作,目前已經開通了與烏魯木齊和長春的直飛航班,還正在與遼寧合作,創建科技園區。最讓記者感到欣喜的是,在新西伯利亞的街頭見到了十幾日來都不曾見到的中國元素:一幅巨大的海爾電器的廣告牌和一家奇瑞汽車的4S店,能夠在俄羅斯城市的街頭見到中國製造的汽車,不能不說是一種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