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促進就業增長優先的經濟發展戰略是西部地區的現實選擇。政府在確定經濟發展戰略時往往會陷入兩難的選擇困境:如果選擇經濟增長優先的目標,就可能會出現較高失業率,損害公平;如果選擇就業優先的目標,就會喪失效率。就西部地區的情況來看,就業問題顯得更為重要,政府在選擇發展戰略時,應更多地偏向就業優先的選擇。與東部地區相比較,西部地區具有經濟容量小、勞動力數量多的特點,同時,隨著中國經濟逐步融入全球化經濟的過程中,東部地區的產業結構必然向著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方向發展,不斷增加的資本與技術會產生持續的“替代”效應,東部地區先前所吸納的西部“民工”會因為文化素質低、缺乏技術而回流,這必然會進一步增加西部地區的就業壓力。麵對巨大的就業壓力,鑒於西部勞動力資源豐富和資本短缺的情況,西部應該選擇就業優先的經濟增長模式。各級政府應當把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加就業人口規模作為首要的發展目標。對於西部地區來說,這種經濟發展戰略主要表現在:
(1)勞動力市場發育要優先於其他要素的市場發育。我國傳統的就業製度在勞動力資源配置方式上存在強製、僵化、激勵不足和風險機製缺位等嚴重弊端,直接導致勞動力難以自由流動,勞動力資源配置效率低,給目前就業狀況的改善帶來諸多難題,因此一定要發揮市場機製在資源配置效率上的優勢,通過市場機製的基礎性作用,大量節約改善就業的社會成本。西方國家就業政策的調整之所以遠較我國容易,關鍵因素就在於勞動力市場機製深厚。我們應做好建立健全完善的勞動力市場的工作,如打破剛性的就業計劃與工資製度,促進勞動力流動,全麵確立企業和勞動者的市場主體地位,推動勞動力市場體係的建設與功能完善等。
(2)勞動者利益要適度優先於資本利益。不少地區總是將經濟增長、投資收益視為第一位的考核目標,但對於西部地區來說有兩點是非常明確的:首先,勞動者的利益直接影響到投資收益;其次,至少在未來20年內,西部的就業矛盾還相當突出。對於勞動者來說,其利益體現基本是通過就業獲取收益。集中化與規模經濟、減人增效等都是提高資本收益的措施,而促進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政策都是有利於就業和勞動者利益的政策。西部地區國企改革、經濟結構轉換、企業規模結構調整以及技術手段改進等方麵政策均需要與就業崗位的增加密切結合起來。
(3)有利於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製度方麵的財政支出要優先於其他財政支出。從長遠看,在西部經濟調控政策中,對增長速度、信貸規模、貨幣發行、財政與外彙平衡、總量平衡等方麵的控製應當適度服從於降低失業率的要求。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產業升級政策不應以犧牲社會就業水平為代價。再者,城鎮扶困、完善社會基本保障製度、國有企業職工體製身份轉換、社會培訓成本、下崗職工再就業工資補貼以及向落後區域導入新產業等方麵的政策成本應當在政府財政支出中給予優先保證。對就業矛盾格外突出的局部區域還應采取特殊對策,要盡快製定和出台扶持落後區域經濟振興、發展的政策。
2.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目標,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就業問題解決的必由之路
從長期來看,從2010年開始,西部地區新增勞動力供給增長速度會逐漸減慢,勞動供給的壓力會有較為明顯的減小。就業崗位持續穩定的供給,還依賴於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在激烈的開放市場經濟競爭條件下,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西部必須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從長期發展來看,西部各種經濟發展模式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西部經濟結構調整要與人力資源相結合。產業能量即產業的內聚力和作用力的能量發揮越大,對周圍的影響力也就越大。由於曆史原因,我國經濟結構發展極不平衡,尤其是在西部地區,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第一、二產業技術含量低,在市場經濟競爭中生存能力相當弱。從前麵的分析中我們已經看出,目前西部地區的就業主要還集中在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反差相當大,再加上農業現代化滯後於工業化,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一方麵浪費了大量的勞動力資源,另一方麵也使農村在消化農業內部的勞動力時顯得力不從心,缺乏後勁,提供的就業崗位十分有限。造成西部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的不合理甚至畸形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傳統工業化模式的原因,也有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但產業結構對於就業結構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業結構或早或晚會發生變化。反過來,就業結構的優化對產業結構的演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西部要開發、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在這個調整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西部地區豐富的人力資源,新的產業發展要盡量實現人力資源與物質資源、技術資源、土地資源的充分結合。但就結果而言,我們必須麵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長期壓力,麵對城鎮新增勞動人口的就業壓力,結合國家的就業戰略以及西部地區的實際情況,西部地區的就業戰略應該既要有利於實現城市工業企業的資產重組和效率的提高,努力為減員增效創造條件,同時又要從就業結構滯後的現實出發,實現效率型、技術型的就業模式與勞動密集型、第三產業偏重型的就業模式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