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星恒和平易幟後,張謇和湯壽潛聯名簽發浙江谘議局命令通令浙江各地的巡防營放下武器,等待國民政府北伐軍接管。
符墩子命吳玠章率軍同蕭星恒一並收編浙江巡防營,同時福建都督鬆濤也紛紛寫信給浙江各地的官員,以前任閩浙總督的身份向他們保證,隻要擁護龍嘯卿大總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浙江各地官員早就準備投身革命了,隻不過不知道給他們的待遇如何,如今閩浙總督鬆濤都能夠穩穩的坐住福建都督之位,可見龍嘯卿並非趕盡殺絕之輩,因此各地官員們紛紛就地收繳了巡防營的武器,凍結了糧餉,等待粵軍過來接管。
在他們的眼中,隻要不出亂子,就會得到合理的待遇。
杭州易幟當天,廣州參議院通過了任命張謇為浙江都督的命令。
第二天,龍嘯卿以大總統身份正式簽發總統令,任命張謇為浙江都督統管浙江事務,吳玠章被任命為浙江軍區司令,率領他的兩千贛軍留駐浙江,接管浙江各地軍務。
同時,蕭星恒接替吳玠章職務,擔任北伐軍副參謀長,率領部下第二十一混成協跟誰符墩子繼續北伐江南和上海兩地。
對此,吳玠章和蕭星恒都很無奈,他們明白,這是龍嘯卿在玩帝王心術。吳玠章帶著江西軍隊接管浙江防務,人生地不熟的興不起風浪。而蕭星恒跟隨粵軍北伐,有粵軍一個師看著他,同樣蕭星恒也沒法子後悔參加革命。
5日,蕭星恒同吳玠章交接完畢後,符墩子立即率軍北上,一路向江南進發,一路向上海進發。
江南即今天的江蘇南部地區和江西東部地區,屬清帝國兩江總督管轄範圍,也稱江寧,指揮中樞在江寧(南京)。
符墩子率軍北上時,蘇州士紳要求程德全謀求自保,避免戰爭,得到程德全的同意。
9月6日,粵軍先鋒抵達蘇州時,程德全與駐在楓橋的新軍一起迎接粵軍入城,同時宣布蘇州獨立。符墩子考慮到程德全是江蘇巡撫,目前江蘇還有江北和江南沒有收複,他這個江蘇巡撫能夠起到很大的宣傳效果,於是電請龍嘯卿批準程德全為江蘇都督。
7日,龍嘯卿回電批準程德全為江蘇都督,並命令程德全參加北伐,幫助符墩子勸降江南和江北兩地清軍守將。
這樣,程德全便成了第一位反正後參加戰爭的清朝封疆大吏。
而這個程德全相當賣力,為了報答龍嘯卿的大恩,立即親自前往鎮江和揚州,和平解決當地兩支巡防營反正。
程德全勸服鎮江和揚州兩地投降後,兩江地區在長江以南隻剩下了江南一地。
此時,北伐軍大軍壓境,袁世凱給張勳電報稱:“東南半壁,悉賴我公”。張人駿、鐵良、張勳等決定死守南京,以江防營和巡防營為主力,在南京城內外各要點設防,準備依仗地形和武器的優勢與北伐軍大戰一場。
9月15日,北伐軍會攻南京的戰鬥打響。
符墩子為了切斷張勳逃跑退路,首先派海軍封鎖江麵,炮擊六合。
16日,蕭星恒所部率先進擊麒麟門,與張勳的江防營交戰,戰鬥十分激烈。此時,清軍在烏龍山、幕府山的大炮不時發射炮彈,威脅著前進中的北伐軍。
17日,曾任幕府山炮台軍官的同盟會員宮成鯤聯絡兩台一部分官兵,將炮栓拆下收藏,響應北伐軍。
當日夜,粵軍和浙軍遊擊營乘軍艦在烏龍山麓登陸,炮台內起義士兵開柵內應,一舉占領炮台。
18日,符墩子見蕭星恒是條漢子,於是引薦他加入民生黨。
蕭星恒在讀完了民生黨黨綱後,宣布加入。
這樣,符墩子就不需要再消耗浙軍了,因此粵軍改為主攻,浙軍配合。
粵軍第二師炮火的炮火凶猛異常,看的蕭星恒那叫一個羨慕。
不到半個小時,粵軍尖刀連兩個衝鋒便攻占幕府山炮台,使清軍失去城外兩座堡壘。
同時,駐守在下關江麵的清水師十三營遭到廣東海軍的猛烈炮擊後,其中40艘戰船起義,下關東西兩座炮台也歸向北伐軍。張勳頓時失去了江防,退路被徹底掐斷。
接著,粵軍占領幕府山後,用幕府山的大炮向儀鳳門、太平門守軍猛轟,張勳在城內的指揮部北極閣及兩江總督署,也不時遭到大炮轟擊。
19日拂曉,粵軍派出先頭部隊100餘人作為誘餌,在馬群與清兵數千人相遇,陷入重圍。
很快,符墩子調集重兵,於三個趕到到與清兵混戰。經過三小時激戰後攻占孝陵衛,擊斃清兵千餘和張勳的得力助手、巡防營統領王有宏。
粵軍攻勢非常猛,張勳部死傷慘重。
20日,北伐軍全線出擊,蘇軍程德全部占領高橋、龍橋,翌日晨攻占七橋甕和上方鎮;粵軍7團進攻浦口,海軍協同作戰,炮轟浦口和獅子山炮台,使下關與浦口交通斷絕;浙軍蕭星恒部擊斃清兵數百人,進至朝陽門(今中山門)外。
戰至此時,守城清兵基本上處於被包圍態勢,但城東的天堡城炮台,仍對北伐軍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