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日同一生的成功和失敗連到一起時,這生日就更累了。好好一個輕鬆快樂的日子,偏要在這一天盤算一下過去的收成。這大概人的沉重從母親誕生你時已經一生相連,母親艱難於你的成人季節,而成人以後,就輪到你要為自己艱難一輩子了。這一天不知有什麼喜慶可言。生日與生俱來,同一生辛勞的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苦樂相比,人到了臨死才有機會明白的無可奈何的傻事。

生於母腹,葬於土下,中間沒有什麼東西讓你帶走。倘若人為了生存就是活了那麼一次,是做給別人看的(包括母親)。那一生隻能忍辱負重,按照已有的模式生活到死也就算是圓滿了。可惜生老病死,人之常理,前輩隻能看你生存大半生,後半生他就不管你而自己到了自己的終點,你又該做給誰看?做給自己看吧,已經過了精力正旺的歲月,離終點也可以屈指可數了,更何況你又成了別人的前輩,又要看著別人怎麼個活法了。

一個人一生的全部苦樂沒有丁點兒是為了自己的。這生日猶如算盤珠子,加減乘除,最後還是零。

這樣的人生往複如今已經日漸式微了。因為人給自己出了太多的難題,如果照著做給別人看,就沒有了自己的活路。要想既能做給別人看得滿意,自己的活路又要寬廣的話,那自己還沒有經驗。因為趕上了這個時代,這一點真是前所未有。人既沉重痛苦又最容易走錯,距自己的心願越來越遠。這就是我們看看下一輩的後代竟然毫無責任心的憂傷。因為這份責任心實在是殘留在自己身上原用來支撐自己,把做給別人看當成義不容辭的事兒。

責任心讓我們為別人耗掉了自己一多半的性命。自己看的有用的東西,下一代是感覺不到用處在什麼地方了。因為他們連一點兒做給別人看的意思都沒有。因為現在的父母空前的獻身精神嬌寵了他們,使他們已經忘記了除了自己世界上還有別人的存在,他們麵對這個世界心裏隻有一個念頭:“我要,什麼都敢要”。確實這社會什麼都可以給他們,不用費任何力氣。到處都是機器(包括父母),隻要你一去觸摸按鈕這類的物件,你便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用不著像上輩那樣,也隻有一個念頭就是“我給!”什麼都需要給別人,先給別人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甚至生存,也是先讓別人生存的愉快,自己才能愉快。“為了免去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這牢底坐穿”。因為苦樂相生,下一代的苦難全讓你們給承受了,他們怎麼才知道自己過的是歡樂。你沒有征得下一代的同意和認可,就免去了他們享受苦難的權利,這同謀取別人的財物有什麼區別?創造公平世界的同時,卻采取了霸占別人的手段,這同樣是極端自私的,隻想到自己而無法想象別人是否就會快樂。

所以生日這一天似乎有著憶苦思甜的味兒。隻有有過苦難的記憶的人才能談得上回憶,才能感覺到什麼可謂甜。沒有經過苦難的人讓他去想象什麼是苦難,同上一代想象下一代的幸福一樣,都是荒唐不及人之情理的事兒。

生日的快樂,使人不免有太多功利之嫌,人隻想到生日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而忘卻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論及快樂,是隻有知道承受才能給我們帶來。人不但承受一切可承受的東西,就連不能承受的,把自己粉碎也要去承受,所以在生日這一天我們應該為學會承受而慶幸。母親承受了生之艱難,雖然快樂貧瘠,但她有著一線希望去看你,希望也罷,失望也罷,是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了。因為她不會承受就嚐不到樂趣。我們把生日這一天當做過去的苦難集中承受一次。這隻能是一個機會。因為承受快樂比承受痛苦更需要勇氣,所以母親能承受生你時的痛苦,卻一生不快活你的作為,因為她失去了承受自己艱難的勇氣。而幸存下來的我們,應該比上一輩子懂得承受,因為人性進步使我們懂得承受的勇氣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我們能看到上一代的一生悲喜劇,父母正值青春壯年時,我們就認識了他們,但我們無法去注視下一代,因為我們會先死,他們有一半的快樂和痛苦我們是看不到了。隻有一點,他們承受的將比我們更艱難,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承受的勇氣,所以他們沒有痛苦也不會有快樂,因為這個世道將越來越缺少承受的機會,剩下的就是連自己都將難以承受。我們會滿懷憂傷地看到將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