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本集子,是我多年的夢想。出了這本集子,卻又終日惶恐,生怕毛病太多誤導讀者。
從小就喜歡詩。記得上小學時,就背詩、讀詩,好像詩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但事物發展從來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後來參軍戎馬半生,轉業回地方,總在不大不小的領導崗位上奔忙,一直未能係統認真地學習詩理。但又放不下成長中體味過的人生趣事、家鄉山水、感情思緒和友情,每每想起來總是感慨萬分,揮之不去。久而久之,斷斷續續記了一大本,整理出來,有一百多首詩。在朋友們的鼓勵下,出了這本集子,算是對自己長期以來工作學習的總結,也算是自己成長經曆中情感表達的記錄,更是一點心靈的慰藉。
如果涉及一點寫詩的體會,可以說詩是人心中流淌的血,沒有深刻的感悟,肯定寫不出詩來。也可以說詩是思想者的火花。詩是感悟的真言。世間一切事物,隻要注入感情,便活靈活現,有了生命。詩是心靈考證事物的證詞,隻要熱愛生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且又充滿激情和愛的心,才會有詩。我用詩表達愛,我用詩表述感悟,我用詩記錄感情,這也許就是我寫詩的初衷。
我深知這本集子作為詩集水平十分有限,特別是古體詩在聲韻格律方麵,還有不少不準確之處,有些甚至還很粗糙。不當之處,還望讀者多提寶貴意見。所幸的是,2008年3月29日,在這本集子出版前,人民日報“大地”副刊刊登了我的一首詩“清明的感懷”,當又增長了我的自信。
為了出這本集子,很多朋友和導師,都給予了我真情的關注和鼓勵,更有李才旺先生、張承信先生、董耀章先生等老一輩詩家給了我無私的幫助,潤色斧正作序。在寫作過程中,我的老師牛誌猷、朋友徐德清也給了我太多的幫助,特別是在出版時,王鴻宇、王靈善、張秉正、張麗等老師花費了大量心血,編排策劃,在這裏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流淚的人吟詩
流血的人寫詩
在悲傷中振作的人愛詩
作者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