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驗表(1 / 2)

林強生到了手表廠,今天過來看看廠子裏生產的手表怎麼樣了,有沒有大問題,能不能擺上貨櫃開賣。

手表嘛,肯定得要準時啊!別一天就能讓人感覺到不準時,那就完了,人家肯定得退貨。最起碼得經過一個星期的時間檢驗,把走時延誤控製在5分鍾之內,隻有這樣才好讓人接受。

而現在國禧手表廠,生產的是全國統一機芯的SZIA型機械統一機芯手表。

這種手表,每年在全國的產量上百萬,生產簡單,零件規範,各個表廠生產的手表零部件可以相互替換。

不僅是手表機芯統一標準,這時的自行車也是統一機芯,各個廠家生產的28自行車零部件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還有七八十年代初專門組織了一些專家想把黑白電視機開發出統一機芯,後來由於彩電的迅速流行而沒有實現。

從這點就能看出,國人並不缺乏標準塑造的精神!當然,標準有時候,也不行,反而使產品缺乏了競爭力,工廠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像手表統一機芯就是個挺致命的事情,導致了後來國內的手表工業差點覆滅!在八十年代中期,港貨的廉價電子表迅速的進入中國。這些幾塊錢,十塊錢就能買到的廉價電子表,對老舊的統一機械機芯,沒有創新、不思進取的各地方手表廠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使很多手表廠直接倒閉。那時期僅有幾家大城市的手表廠,還能夠奄奄一息的生存著。要不是瑞士的手表工業,靠著他們上百年的機械表業的傳統文化,重新在世界上塑造了機械表的新時代、新流行風向,中國的機械表工業就該完蛋了!

感謝瑞士人,感謝瑞士手表!

“檢驗成功了嗎?一天慢多少秒?”林強生拿著一塊精致的皮帶銅殼手表問道。

手表的刻度盤是采用的紙質表盤,銅殼被打磨的晶亮,黃色的真皮表帶,看上去整塊表都顯得複古時尚。

表盤上有12和6,上下兩個數字,其他的都是金屬小豎條,比較方便看點;上麵還有國禧兩個小小的漢字。

王國禧看著手表,表情欣喜的說道:“計過時間了,一天慢上34秒上下!這是最好的一批成品。”

“那一周就是慢上4分鍾左右,雖然比不上上海表,但是和各地表廠的產品也差不多了,不錯!”林強生算了一下,點點頭說道。

他本人並不喜歡帶表,不過他欣喜的把這塊手表戴在了自己的手腕上。

看著王國禧疲憊的臉色,林強生勸道:“王師傅,您老也該注意著身體!”

林強生看到王國禧的眼圈都黑了,明顯精神有點不濟的樣子。

於是他向陪同的王國禧的二兒子,王振強說道:“振強,你看著點你父親,讓他平時多休息!中午要睡個午覺,人上歲數了,總是這麼拚不行!”

王振強一個勁的點頭,說道:“放心吧,林廠長。我一定看好我爹!”

王國禧連連擺手,說道:“我沒事,我沒事!廠子能生產出一批合格的手表來,我高興啊!”

勞累過度的王國禧,臉上的笑容都僵硬了,不過這難看的笑容卻是發自真心的。

林強生點點頭,說道:“注意休息,王師傅!假如你累倒了,咱們廠馬上就要散,那我可得不償失!”

王國禧點著頭,算是答應了。

林強生看了幾個裝配手表的車間,每個屋擠了50多個人,三個屋總共不到160個工人。他們對排坐在長板凳上,長桌子上放著零件盒,很多工人帶著手套,手上拿著鑷子,在小心翼翼的夾取安裝零件。

工人們一個個挨著坐,雖然有點擠,但村民們也沒有在意,人擠人這樣冬天還會暖和些。

先頭,林強生挑出了八個搬貨送貨的工人,又挑了20名縫紉表帶的女工。王國禧的零部件加工車間,又挑了10多名比較聰明的學徒工。裝配工,就剩下這些人了。

看著差不多了,林強生問道:“合格的表,都是由誰組裝的?”

“這個…”王國禧和王振強父子兩個互相看了看。

王國禧說道:“這個事,我還真沒記。光顧著從第一批表中,挑出了走時比較準的,哪記得是誰組裝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