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從粉碎“四人幫”起直至今天,已有三十餘年。這些年來,所遇之事多有感,或真善美的讚頌,或假醜惡的鞭撻,或喜怒哀樂的抒發,往往以詩的形式記錄下來。這就是一位普通老師的經曆,也是題目《心路》的由來。全書共分八個篇章,分別是明誌篇、觀感篇、家教篇、求鳳篇、遊曆篇、閑適篇、哀念篇、拾遺篇,共一百餘首。前七個篇章是以時間的前後為順序。拾遺篇按道理應該放在明誌篇之前,可是為什麼卻放在最後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因年久散失,好不容易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了一些,但數量極少;二是主要寫粉碎“四人幫”以後所經曆的事,如果放在之前就有些不分輕重了。為了看出一個人完整的一生經曆,把拾遺篇放在最後,也算是一個補充吧。

“不是行家君莫笑,千車沙石有黃金。”這是我寫的一首詩中的兩句。自己是初學寫詩,“歪瓜裂棗”肯定很多,望行家指教。

作者

201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