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擔心,我想每個人的一生中該經曆什麼都是一定要經曆的,即使你逃避痛苦也好,最後這件事情都會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會最終降臨在你麵前。所以無論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況你都必須得去麵對,我所想的是怎麼樣才能爭取到明天,怎麼樣才能讓明天生活得更好。”

如果有一天,我一定要離開,希望你們記得我銀鈴般的笑聲,也希望你們能微笑著為我送行,即使是含著淚水的微笑。所以,離別時請千萬不要哭!不要讓你們的眼淚打濕天使的翅膀,我要飛翔……

——摘自《生命從明天開始》春曼心曼著

在采訪中,姐妹倆告訴我們,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在生命結束之前,能夠出版一本屬於自己的書,能夠在電台做一次節目主持人,如果真能實現這兩個心願,此生便沒有什麼遺憾了。

知道這件事後,朝華出版社的領導希望能夠幫助姐妹倆完成這個心願。2005年8月,我們終於將姐妹倆接到北京,並在各方的支持下,在北京圖書大廈為他們的新書《生命從明天開始》舉行了現場售書活動。

第二天,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殘疾人之友》欄目領導的安排下,姐妹倆走進了直播間……

采訪劄記

欒婷婷

超女時代的一對“正常”姐妹

如果你不親眼看到她們,你無法想象世界上還會有這種可怕的疾病,如果你不親自跟她們生活在一起,你更無法想象什麼才是真正的樂觀和堅強。

醫生說,這種病世代潛伏在人的基因裏,可以說8輩以前,就注定兩個女孩今生的悲劇:病魔會一點點侵蝕著她們的身體,直到最後心髒停止跳動。醫生斷言,得這種病的人活不過30歲,而現在她們已經走到邊緣。

接受采訪對她們來說真的是件很困難的事,她們幾乎是被綁在輪椅上。因為她們根本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她們必須用手扶著自己的下巴。因為頸部已經不能夠支撐起沉重的頭顱;每隔10分鍾,采訪就必須停下來,因為她們的體力已經不足以讓她們連續說太多的話。可是她們堅持著,因為她們想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麵留在世間。

她們孝順懂事,為了不讓媽媽受累,她們寧可忍著口渴,以保證一周才去一次廁所;她們懼怕寒冷,但即使凍得瑟瑟發抖,她們依舊堅持到書亭賣書。隻為掙得每月不到100元的家用;她們熱心善良,甚至連拿話筒的力氣都沒有,她們也要每天堅持接聽熱線電話,用手指唯一的力氣發短信和朋友聊天:她們跟所有的女孩子一樣愛美,自己的手無法夠到自己的頭發,她們就互相梳理,盡管根本沒有人在乎她們的儀表;她們愛笑,即使明天生命不再,她們依舊會露出燦爛的笑容。

而捫心自問,當我們怨天尤人之際,有誰會比她們更不幸?當我們萎靡頹唐之時,可曾像她們一般堅韌?歲月在每個生命的節奏中蹉跎,但那份無聲的激情可曾賦予你同樣的色彩?死神總會不期而至,你可曾準備了同樣的勇氣和坦然?

“在夾縫中生存”,這是這對姐妹對自己境遇的嘲笑,而我更希望認為,她們正是夾縫裏盛開的臘梅花,即使寒冬也依舊傲然不敗!

幹了8年記者,她們是我所有采訪對象中最讓我感動的。她們的身體是扭曲的,但她們的精神是挺拔的,她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她們的靈魂是永遠的。2005年,在很多女生越來越渴望成為“超女”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對渴望“正常”的姐妹,她們沒有“玉米”或者“粉絲”,但她們才是真正的“超級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