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又是這個二牛,看我這次不剝了他的皮!”大步朝前走去,一路上遇到的情景全都是雞飛狗跳、沸反盈天。

若是外人來看到,還以為這裏是專供潑婦罵街的菜市場。

“寨主,二當家回來了。”一名小個子男子突然飛奔到宋曉麵前,恭恭敬敬地說道。

“什麼,蕭衍回來了?”宋曉頓時停下了腳步,笑顏逐開,“走,帶我去見他。小翠,你去告訴那群小兔崽子,每人給我背誦十遍《三字經》,要敢錯一個字,就給我去洗尿壺!”

“蕭衍,梁叔。”剛推開議事廳的大門,宋曉便看到已經有兩人坐在八角桌上等著她了。

“寨主。”一名二十來歲的青年男子,麵容倦怠,下巴上有一圈稀疏的青茬,一看便是很長時間沒有好好休息了,他見到宋曉,眼中驀然一亮,急忙站起身,迎向她。

而另一名精神矍鑠的老人也趕緊站起來,等著宋曉入座。

“蕭衍,買到了多少糧食?”宋曉也不廢話,直入主題。

蕭衍聞言,麵色有些黯淡,他望了一眼身後的老人,輕輕搖頭:“不多,剛才我已經讓梁叔登記到庫房簿上了。”

宋曉瞧見他的樣子,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當她從梁叔手中接過賬簿,看到上麵的數字時,眉頭還是皺了起來。

想了想,她抬頭問梁叔:“梁叔,庫房裏的存糧加上這一次蕭衍買到的,還夠寨裏的人吃多長時間?”

老人思索了一下,很快給了答案:“寨主,以前的存糧我算過,夠全寨的人吃上大半年,加上這一次的,應該能撐到明年秋收。”

點了點頭,宋曉示意二人坐下,她剛一落座,便聽到蕭衍愧疚地說道:“寨主,都怪我沒用,三個月才籌到這麼一點。”

“不關你事。”宋曉給了他一個安慰的眼神,“今年大旱,糧食欠收,再加上朝廷因為戰事而下的征糧令,你能將這些糧食帶回來就算不錯了。”

“是啊,二當家,老夫也聽一個逃難的親戚說,今年大部分地方都遭了災,老百姓吃都吃不飽了,朝廷還讓每戶交三倍的軍糧上去。現在弄得民不聊生,餓死了好多人,聽說有些地方都開始人吃人了。”老人長歎了口氣,緩緩說道。

蕭衍頓覺心中一股溫熱,他開口道:“我聽說東邊州郡災情要輕得多,應該能買到糧食。過段時間,我去那邊看看。”

“不必了。”宋曉放下賬簿,輕輕搖頭,“這場仗一打起來,就絕不會輕易結束了。現在還隻是三倍征糧令,等過段時間,就是五倍,十倍了。民間的糧食都會被征用,東邊又怎麼會免得了?”

蕭衍有些吃驚地問道:“寨主,你怎麼知道這場戰爭會持續下去?”

“那你這幾月在外麵聽到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宋曉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