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今日之弊,在乎言和者欲終世而諱兵,論戰者欲明日而亟鬥。終世而諱兵,非真能諱也,其實則內自銷鑠,猝有禍變而不能應。⑤明日而亟鬥,非真能鬥也,其實則恫疑虛喝,反顧其後而不敢進。⑥此和戰之所以均無功而俱有敗也。孔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⑦昔越之謀吳也,二十餘年而後動;⑧燕之謀齊也,謂其臣曰:“請假寡人五年。”對曰:“謂假王十年”,⑨故疾之期年而無功,⑩與遲之數年而決勝,利害相萬也。符離之役斷可見矣。故曰“無欲速”。
凡戰之道,不一而足,大要不過攻城、略地、訓兵、積粟,與夫命使、遣間、可以誑亂敵人耳目者數事而已。然而知所先後則勝,否則敗。譬之弈棋,縱橫變化不出於三百六十路之間,巧者用之以常勝者,諺所謂知先後之著耳,敗者反是。故曰“審先後”。
凡戰之道主乎勝,而勝敗之數不可必,始敗而奮,終則或勝;始勝而驕,終則或敗。故曰“一勝一負,兵家之常”,詎一敗便沮成事乎。且高祖未嚐勝,項羽未嚐敗,然而興亡若此者,其要在乎忍與不忍而已。不能忍則不足以任敗,不任敗則不足以成事。故日“能任敗”。
此三者雖非勝負之所以決,然能以是三者處之胸中,則其所施為措注氣象宏遠,浮論不能移,深間不能窺矣。
【注釋】
①本篇是《九議》之二。②“論天下”二句:言論國家大事,應有勇謀進取的氣勢,又要冷靜沉著。③宜審先後:應詳察作戰部署的先後次序。④能任敗:能經受戰敗的磨煉。⑤“其實”二句:謂自我瓦解鬥誌,一旦戰爭突發便無以應對。銷鑠(shuò):銷熔。猝(cù):突然。⑥“恫疑虛喝”二句:言恐懼疑慮,虛張聲勢,顧前瞻後,不敢進攻。恫(dòng):恐懼。⑦“孔子”三句:引自《論語·子路》,意謂一味圖快,反而達不到目的;隻顧小利,就不能成其大事。⑧“昔越”二句:謂越國滅吳,二十餘年成功。⑨“燕之謀齊”五句:據《戰國策·燕策二》,燕惠王欲攻齊,蘇代為之謀。王曰:給我五年時間準備。蘇代曰:十年。後果敗齊。假,給與。⑩疾之期年:加快一年。期年:一年。利害相萬:利害相差萬倍,言差距很大。符離之役:指張浚符離兵敗事。符離:今安徽宿縣。南宋隆興元年,張浚督師北伐,全軍潰敗於符離。命使:任命使節。遣間:派遣間諜。誑亂:迷惑。“譬之”二句:以下圍棋為喻,圍棋盤上縱橫十九條線共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稱三百六十路,棋手交戰,縱橫變化均不出其外。弈(yì):下棋。先後之著:謂知對方棋路之先後。勝敗之數不可必:勝敗難以料定。始敗而奮:先敗而能發奮圖強。“詎一敗”句:豈能一敗便終止最終勝利的信心。詎(jù):豈。沮(jǔ):沮喪。此三者:指上文“無欲速”、“審先後”、“能任敗”。施為措注:謂製定作戰措施。浮論不能移:不為虛浮的議論所影響。深間不能窺:深藏的間諜不能窺間伺隙,有所圖謀。
【品評】
本文重點論北伐之戰的長期性。文章既反對主和者不言兵,也不附和主戰者速戰速勝論,力主充分備戰,長期作戰。要點有三:一、“無欲速”;二、“審先後”;三、“能任敗”。惟此方能做到“氣象宏遠,浮論不能移,深間不能窺”。
其三①
【原文】
凡戰之道,當先取彼己之長短而論之,故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②
今土地不如虜之廣,士馬不如虜之強,錢穀不如虜之富,賞罰號令不如虜之嚴,是數者彼之所長、吾之所短也。
然天下有急,中原之民袒臂大呼、潰裂四出、影射響應者,③吾之所長、彼之所短也。
彼沿邊之兵不滿十萬,邊徼遠闊,④乘虛守戍力且不給,一與吾戰,必召沙漠。⑤吾之出兵也在一月之內,彼之召兵也在一歲之外,兵未至而吾已戰矣。此吾之所長、彼之所短也。
吾之出兵也官任其費,不責之民,緩急雖小取之,不至甚病,雖病而民未變也;⑥彼之出兵也,一仰給於民,⑦預索租賦,頭會箕斂,⑧官吏乘時掊克,⑨奪攘其財,斬艾其命,⑩而天下大亂矣,雖有嚴法,不知而禁。此吾之所長、彼之所短也。
彼逾淮而來,長江以限之,舟師以臨之,不過虜吾民、墟吾城、食盡而去耳,吾逾淮而往,民可繈負而至,城可使金湯而守,斷其手足,病其腹心。此吾之所長、彼之所短也。
彼之所長,吾之所短,可以計勝也;吾之所長,彼之所短,是逆順之勢不可易,彼將聽之,以為無奈此何也。故以形言之,是謂小謀大,寡遇眾,弱擊強;以情言之,則其大可裂也,其眾可蹶也,其強可折也。舉天下之大事而蔽之以一言,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是謂至計。
【注釋】
①此為《九議》之三。②“故曰”二句:語出《孫子兵法·謀攻篇》。謂深知敵我雙方之長短,則雖百戰而無危險。殆:危險。③影射:仿效他人。④邊徼(jiào):邊界。⑤必召沙漠:指調遣金人本土之兵。⑥“雖病”句:謂百姓雖稍受損失不會動亂。⑦一仰給於民:全部依賴民眾。⑧頭會箕斂:按人頭收穀,用畚箕收取,謂賦稅苛重。⑨乘時掊(póu)克:乘機搜刮民財。⑩斬艾其命:猶青草菅人命。艾:艾草。“雖有”二句:法律雖嚴,難以阻止天下大亂。“彼逾”五句:謂金人渡淮南來,受長江天險製約,麵對南宋水軍攔截,不過掠我民眾,毀我城池,食盡離去而已。繈負而至:背負幼兒前來援助。繈(qiǎng)負:用布幅把嬰兒兜負在背上。金湯而守:守城固若金湯。金湯:金城湯池,喻城防堅固。“斷其”二句:意指陷於金人的中原地區被割斷,金國本土受損失。“彼之所長”八句:謂知敵我之長短,則可謀取勝利,逆與順的軍事態勢不可改變,敵方將聽憑於我,無可奈何。“故以形”四句:謂以外形說,南宋不如金國強大。“以情言之”四句:謂以實情而論,金人總會分裂、挫敗、摧毀。眾可蹶:兵多也可挫敗。蔽之以一言: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話概括。“攻其”二句:語出《孫子兵法·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