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鶴鳴(1 / 2)

青鬆與柳笑天師徒二人出了鶴鳴山,又走了十餘日到了成都府。成都府乃是巴蜀治所,劍南道最為繁華之地,也是天師道當初創教的地方,天師道總教就建在成都府西的青城山上,與峨眉山佛教並為四川兩大教派,上清派雖然勢大,但在這四川境內也隻能收斂。

二人進了城,柳笑天悶得久了,覺的處處新鮮,看著街上人來人往,高興的不得了。青鬆當年呆在山上的時間比柳笑天還要長,自然知道其中滋味,笑了笑不去管他。二人道士打扮,路人見了他二人都是恭恭敬敬的打個招呼,有的還拿些瓜果給柳笑天,柳笑天都笑著推脫掉了。想到師傅治理之下道教如此受人愛戴,要比那些父母官強了百倍,不由得又對師傅多了幾分敬佩。

還沒走多遠,就見三個道士急急忙忙從街道那頭趕來,到了青鬆身前,躬身行禮,中間一人開口說道:“掌教前來,弟子未曾得知,還望掌教勿怪。”這三個人都是一樣打扮,身穿青色道袍,背負一把長劍,站在最前麵開口說話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人,模樣憨厚,大概是因為怕青鬆怪罪,有些不安。右邊的那人二十多歲年紀,長相白淨,站在左邊的是一個看樣子隻有十三四歲的孩子,三人都低著頭,等青鬆說話。青鬆擺手說道:“無妨,我也沒想到自己離開幾天就又要回來,哈哈哈!”青鬆說著一陣大笑,那幾名弟子互相看看,不知道青鬆在笑什麼。青鬆止住笑,指著身後的柳笑天說道:“這是你們的小師弟柳笑天。”柳笑天上前施禮道:“笑天見過各位師兄。”那幾人也躬身還禮,剛剛開口說話的那人道:“師弟不必多禮,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們早聽玄德師叔說起過你了,他說你修煉極快,又聰明伶俐,剛才一看,就想著肯定是你了。”若不是眼前這人長的老實憨厚,柳笑天定會以為這是些溜須拍馬的話,當下也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師兄過譽了,笑天還要和各位師兄學習。”青鬆在一旁見到柳笑天絲毫沒有驕傲之心,謙虛有禮,滿意的點點頭,說道:“好了,先回教中帶你拜見眾位祭酒後再與幾位師兄說話吧。”說罷邁開大步往前去了,柳笑天幾人連忙跟在身後。

幾人步行向前走去,柳笑天與三位師兄弟走在一起,那中年道士和柳笑天說起話來,告訴他成都府的大概情況,又把天師道的事說了一番。說完又介紹起自己和其他幾位師兄弟來,他們都是天師道的記名弟子,沒有法號,把各自名字都說了,這中年道士名叫何安,長相白淨的一人是他的堂弟,名叫何晉,最小那個孩子叫韓淩,今年十四歲,年前才入道門,是柳笑天的師弟,柳笑天和他們幾人一一打過招呼。他們三人的師傅是鶴鳴治的祭酒,天師道一共分為二十四治,其中以陽平、鹿堂、鶴鳴為最上三治,都在巴蜀郡內,而陽平治則為二十四治之首治,由青鬆親自主持,陽平治便是正門,門下隻有彌遠師徒和他自己,現在又多了一個柳笑天,陽平治並無定所,隻是算做正門弟子和偏門弟子的分別。其餘那二十一治柳笑天沒怎麼留意,隻記住了一兩個名字。

走了一柱香的功夫,轉過一條大街後,柳笑天見前麵有一座宏偉建築,七八丈高的畫簷閣遠遠就能看見,四周有一丈多高的院牆,占地極大,門前人頭湧動,似是有什麼熱鬧事。何安在身後對柳笑天說道:“這裏就是我們鶴鳴治在城內建的香火堂,那些人有些是來求平安的,有的則是辦白事求我們去超度的,還有窮人家請不起郎中,來我們這裏看病的,這裏日夜都有香火,現在又逢亂世,來的人更多了,我們門下二百多名弟子都住在後院,日常教務也在後院處理。”柳笑天點點頭,問道:“師兄,你們鶴鳴隻有二百弟子嗎?”何安有些驕傲的說道:“怎麼會,我們鶴鳴是整個天師道弟子最多的,鹿堂也差我們幾百人呢。後院住著的都是修為有成的內門弟子,像我們這樣的外門記名弟子是不能住在裏麵的,整個鶴鳴有兩千多弟子,大都和鹿堂的弟子住在青城山上,有家室的則在自己家裏,平時都是自己修煉,遇到緊急事或是出外除妖才會召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