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幻仙科技推出的飛轎車屬於科幻範疇,那麼現在這量子傳送完全屬於神話範疇了。
盡管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從事量子傳送方麵的研究,但這種研究不過是流於表麵,甚至距離成熟的傳送差之甚遠。就更不用能夠傳送活人的量子傳送技術了。
可想而知,這項技術一旦公諸於眾,必然會在全球範圍內引起軒然大波。
而作為一手推動這項技術在全球展開的項目負責人,這所得到的榮譽感和關注度絕對不是之前的物流公司總經理能比的。
一想到這樣一項工程將在自己的推動下在全球鋪開,成就感爆棚有木有!
“老板放心!接下來我們公司將全力推動這一項目。”
……
陳兵看著眼前的畫麵,身體忍不住激動得顫抖。
這是從木星深處傳來的,就在剛才,他們在木星內完成了一個扇形區域的信號中繼設備的部署。
雖然那兩艘失蹤的A戰機還未找到,但他們卻找到了傳中的物質。
那裏沒有光線,但通過原子頻譜特征,再輔以數據分析還原,然後再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哪怕是完全漆黑的場景,也能看得通透。
那是一片閃耀著金屬光澤的廣袤區域。
數據顯示,這裏的物質,便是他們苦苦尋找的金屬氫!
大量的金屬氫,管夠的那種。
這片區域到底有多遠、暫時還不得而知。
但幾乎可以肯定,在木星這一圈弧形區域,應該都是這種金屬氫。具體的儲量——無法估量。
以希望號的能力,隻要找到了金屬氫,要開采可就容易多了。
在之前生產信號中繼設備的時候,飛船上就已經製造了一批型運輸飛船。
雖然是型,但那隻是相對於希望號而言的,實際上它們一點都不。
每一艘運輸飛船的尺寸,都與風神1型大飛機相當。
隻不過由於木星上與地球迥然不同的大氣環境,這種運輸非常的氣動布局有了絕大的改變,再加上重力控製技術的運用,風神1型大飛機那兩個巨大的機翼直接取消了。
如此一來,這運輸飛船的運載能力,實際上是遠超風神1型大飛機的。
當然,由於這些運輸非常需要抵達木星深處,那地方有著遠比其他區域更大的氣壓,這本是金屬氫形成的條件,可現在也成了開采的難題。
好在幻仙科技的技術儲備非常充足,不就是將運輸飛船建造得足夠結實,能承受更大的壓強嘛,直接用艾德曼合金好了。
運輸工具有了,剩下的便是開采工具。
這方麵,幻仙科技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特種機器人。
由於當初希望號飛船起飛時,準備的艾德曼合金並不多,在打造了三艘運輸飛船之後,剩下用來製造特種機器人的材料就相對較少了。
可就算如此,希望號還是打造了兩百具特種機器人,它們的任務就隻有一個:采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