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佛也會打菩薩(1 / 3)

幽冥界,空中是紅黑二色的光體混絞在一起,雖然昏暗,尚能看清一切事物。

“哢嗤、哢嗤……”一種聲音在空中不停回蕩,並不覺得很響,卻又似乎能傳達到幽冥界的所有地方、各個角落。隨著聲音尋去,根源來自第十八層“烊銅地獄”之後。

烊銅地獄處在幽冥界第八重地境、“阿鼻地”,也叫做“無間地”,意思就是永不停歇的苦難地。

在烊銅地獄中,關押的都是十惡不赦的鬼魂,它們要被鐵鏈渾身捆綁,然後將烊熔的銅汁從頭頂澆下,屆時隻得慘叫一聲,便被滾燙的銅汁熔化作一股青氣上升。等遇到涼風一激,青氣又凝成鬼魂跌落在地。再由一幫鬼卒阿旁用鐵鏈重新捆上,依然要受那烊銅灌頂之苦。周而複始,永不停息。

烊銅地獄之外的阿鼻地,也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城有郭、有車有馬。其間,來往行住的鬼魂與凡界中人的模樣相差無幾。

烊銅地獄之後是一座萬劫冰山,其高不下萬仞,且山中陰冷無比、氣象瞬變,沒有鬼魂能翻越過去。

在烊銅地獄和萬劫冰山的中間,卻偏偏生長著一畝見方的一塊草坪,草坪上的草如天鵝絨般柔軟。這塊草坪,便是被幽冥界稱作“地藏淨土”的聖地。鬼魂隻要能踏上這片淨土,就可以直接從幽冥界飛升西天極樂世界、得證阿羅漢的果位。

隻是這塊地藏淨土的周圍,還有一道無形界牆,如果不是有大善心、發大願望的鬼魂,絕難踏入淨土半步。所以,自這片淨土形成後,除鬼神以外能踏入升天的鬼魂不出十數。

而“哢嗤、哢嗤”聲,就是從這片淨土上傳出,回蕩在整個幽冥界的空中。

隻見淨土中央站有六位僧人,皆著一身土黃色僧衣,除去項間掛串念珠,便再無其他裝扮。其中,四個僧人臉麵朝裏、分站四方,另兩個僧人衣袖高卷、各持一柄方便鏟,正一下、一下在草坪上挖坑,“哢嗤”聲便是由此發出。

有許多鬼魂在外將淨土圍住,朝著六個僧人看熱鬧。有的說:“這六個僧人是哪裏來的?他們究竟要幹嘛?”

有的說:“依我看,不簡單!你們看,他們居然都能毫無阻礙地穿過界牆、走入淨土,還在淨土中央挖坑。料想定然會有不尋常的事發生!”

有的問道:“他們在淨土上挖坑幹嘛,不會是要把誰埋了吧?”

又有的笑罵道:“你這個糊塗鬼,新來的吧?隻有凡界的人死了,才會入土安葬。我們都是幽冥界的鬼魂,要麼去投胎、要麼不得超生,哪裏需要什麼埋葬?哈哈……”

四周的鬼魂聽見,都跟著哄笑起來。

“嗚……哇……嗚……”突然響起一聲大吼,比獅吼更猛烈、更高亢,驚得群鬼臉色煞白,齊回頭望去。

東處的鬼群往左右迅速分開,一頭神獸衝破封界進入地藏淨土。隻見這頭神獸也就和狼差不多大小,卻生著一顆獅頭,腦後鬃發盤卷如佛髻,渾身的皮毛閃著爍爍金光,雙眼瞪大若銅鈴,朝著地藏淨土上的六個僧人又是一聲怒吼、疾撲而上。

這是一頭金毛吼,幽冥界無鬼不知、無鬼不曉,它就是地藏王駕前的神獸、名叫諦聽。這諦聽吼聲能達天、地、人三界,慧眼可辨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善惡真假,著實了得。

四位守護四方的僧人中、離得最近的一位轉過身來,衝著諦聽喝道:“小小畜生,居然敢對阿羅漢撒野!”字字皆混入獅子吼功喝出,將諦聽驚呆在了當場。

隻見這位僧人右手抬起,作出一個拈花指印,就要點向諦聽。

“師兄且慢!”隨著說話聲,鬼群中走出一位僧人。這位僧人內著黃色僧服,外罩金藍二色滾鑲的袈裟。眉眼細長,一臉祥和。左手持一柄錫杖,右手當胸合十,說道:“還請這位師兄高抬貴手,饒了貧僧愛獸的性命吧!”

自稱阿羅漢的僧人收回指訣,雙手當胸合十回禮,說道:“這位師兄,你莫非就是幽冥界教主、地藏王菩薩吧?”

地藏王將諦聽召回身旁,說道:“正是。不知幾位師兄又是來自哪處境界?貧僧好是眼生!”

“哈哈……”兩位在挖坑的僧人中,正對著地藏王的那位直起了腰,一邊向前走來,一邊說道:“地藏師兄的話好見外啊!怎麼了,連貧僧都不認識了嗎?”

地藏王看清這個僧人,不覺得雙眉緊皺、怒目橫睜,手中錫杖朝前一指,喝道:“原來是梵家的拔厄菩薩!你們不是依照誓約全都離開三界了嗎,怎麼又暗中潛了回來?今日來我幽冥界的地藏淨土,究竟有何陰謀?”

拔厄菩薩雙手背負,方便鏟倒頭橫在身後,說道:“地藏師兄說話怎麼如此難聽?你我雖然分處梵、釋二家,卻也都是佛門弟子,怎會不守誓約呢?難道地藏師兄看不出貧僧等皆是一具化身而已嗎?貧僧等的法身早隨梵多摩葉佛祖離開了這個大千世界。”

地藏王說道:“既然如此,拔厄師兄為何還要來我幽冥界滋事?說吧,你們到底意欲何為?”

拔厄菩薩說道:“也沒什麼,就是來借你這塊地藏淨土種一棵樹而已!”

地藏王詫異道:“種一棵樹?你們在三界內留下化身,就是為了來我的淨土上種一棵樹?拔厄師兄,依貧僧看,你就如實道出緣由吧!”

拔厄菩薩慢條斯理地說道:“也好,那就讓貧僧慢慢告訴地藏師兄。此事還要從梵多摩葉佛和釋迦牟尼佛的辯經說起,梵多摩葉佛自辯經輸給釋迦牟尼佛後,始終覺得釋迦牟尼佛的經論以慈悲心為根本,絕不可能將三界一切眾生度化成佛。而釋迦牟尼佛的經辯皆以將來未發生的世界為主,有一定道理,卻並不真實。所以,梵多摩葉佛認為自己隻是在口舌上輸給了釋迦牟尼佛,而梵家的佛理不見得就真不如釋迦佛理。因此,梵多摩葉佛依約率領眾弟子及貧僧等的法身離開三界,去到了三十六天天外。卻又令貧僧等各留一具化身在三界內、到幽冥界烊銅地獄後的地藏淨土上種下一棵舍利樹。並讓貧僧等頒下法旨,隻要在舍利樹長成之前,釋家教義能將一切眾生渡化,梵多摩葉佛這才真正認輸。如若不然,舍利樹將一直生長,直到捅破阿彌陀如來佛祖在三十六天天際的封界,從新迎回梵多摩葉佛及所有教眾。屆時,梵多摩葉佛將以無邊法力奪回梵家佛教的地位,用梵家教義來普渡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