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行,和以往的任何一次出行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隨王伴駕,視察民情,領略山水。帶著對沈宛的思念,納蘭暢遊江南水鄉,在所愛之人的故鄉前行,似乎處處都能感受到愛人的氣息。
所以,這雖然是一次不情願的旅行,但對納蘭來說,因為沈宛曾經在這裏生活過,也因為納蘭雖然是北方男子,卻更喜江南的秦淮聽櫓、西泠醉酒,所以,他也玩得暢快。
在這次行程中,納蘭還給遠在京城的顧貞觀寄去了一封長信,在信的結尾處,他無奈地感言道:“夫蘇軾忘歸思買田於陽羨,舜欽淪放得築室於滄浪。人各有情,不能相強,使得為清時之賀監放浪江湖;何必學漢室之東方浮沉金馬乎?儻異日者,脫屣宦途,拂衣委巷,漁莊蟹舍,足我生涯。藥臼荼鐺,銷茲歲月,皋橋作客,石屋稱農。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軒冕,是吾願也。然而不敢必也。悠悠此心,惟子知之。故為子言之。”
字裏行間,無不表露出對隱退生活的向往。當日,蘇軾官場失意,寄情於山水之間,雖然沒有了錦衣玉食,但在精神上卻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滿足。這樣悠哉的生活是納蘭一直向往的。
更何況,官場上爾虞我詐,缺少真情,也讓納蘭感到倦了,累了。他此番江南一行,最深的感觸便是回到京城後,即便是再榮華的生活,也堅決要退出官場,從此和沈宛過著“隻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有了這樣的決定,接下來幾日的行程,便輕鬆起來。一心想著回到京城就和沈宛遠離紅塵俗世的納蘭,此番更是難掩他對沈宛的思念之情。
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四周寂靜,納蘭夜不能寐。思念如影隨形,令他無從躲避。他披衣起身,伏案提筆,寫下了這首詞,一訴異地相思之苦。
露下庭柯蟬響歇。紗碧如煙,煙裏玲瓏月。並著香肩無可說,櫻桃暗解丁香結。
笑卷輕衫魚子纈。試撲流螢,驚起雙棲蝶。瘦斷玉腰沾粉葉,人生那不相思絕。
——《蝶戀花》
庭院結滿露珠的樹上,有蟬在鳴唱,輕紗如煙似霧,月色朦朧。你我默默地肩並著肩,心中的愁緒卻暗自消解。朦朧月下,你笑著卷起衣袖,撲捉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卻不經意驚起了花上雙宿雙棲的蝴蝶。如今想來怎不讓人相思成病,日漸消瘦,傷心欲絕。
月色如此朦朧,好似輕柔的紗帳,溫柔地灑落在二人身上,“紗碧如煙,煙裏玲瓏月。”納蘭將詞境的浪漫氣氛推到了最高點。在這樣的浪漫氣氛中,二人相對無語,不是無話可說,而是不需要說。
有的時候,隻要知道彼此就在身邊,能夠感受到對方的體溫就夠了,“並著香肩無可說,櫻桃暗解丁香結。”納蘭也是這樣想的。他覺得此刻要是能與沈宛依偎在月色下,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這句話裏有兩個典故,“櫻桃”並非是指真的櫻桃,而是比喻女子的嘴唇如櫻桃般小巧紅豔,此處指代戀人。孟棨的《本事詩》中提到:“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嚐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還有一處是“丁香結”,是用以比喻愁緒之鬱結難解。即便是懷抱著戀人,心裏也有難化解的愁緒。
但納蘭的表麵依然是波瀾不驚,上闋結束後,下闋便顯得更為活潑一些,因為這是一首思念的詞。“笑卷輕衫魚子纈。試撲流螢,驚起雙棲蝶。”心中所想之人衣袖飛舞,在院子中捕捉蝴蝶,這美好的景象卻隻能是存在於記憶中了。
因為戀人走遠,自己隻能獨自看這月夜,想當日的美好,今日更覺淒涼。
隨著時光的流逝,納蘭對於沈宛的感情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如果說最初的傾慕,是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欣賞之情。那時至今日,納蘭已經將沈宛當做了自己最親近的人,不論身在何方,內心時時都念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