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1 / 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①。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②,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③。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簡注】

①簡本、王弼本:無“恒也”。

②王弼本:“萬物作焉而不辭。”辭:名分。

③簡本:“成而弗居。”

無為:老子之義,是不妄作為,不悖自然規律而作為。

聖人:中國文化對大賢先哲的尊稱。儒家偏重於賢,老子偏重於哲。

【通譯】

天下都知曉美之所以為美的道理,那是因為有醜存在;都懂得善之所以為善的道理,那是因為有不善存在。

有和無相比較而產生,難和易相比較而形成,長和短相比較而昭明,高和下相比較而顯現,音和聲相比較而應和,前和後相比較而彰顯的。這些是永恒的。

所以,明哲之人采用順應自然而不妄作為的原則處理事務,施行不遊說的教化。萬物昌明興盛而不肇生事端,生機勃勃卻不占為己有,有所作為卻不有恃無恐,有所成就卻不居功自傲。所以,隻有不居功不爭名,也才能不悖離自然本性。

【解說】

本章要義:從事物萬象的相對性來證說“無為”之道。

“無為”是老子察世用世哲學的核心思想。老子的“無為”哲學來自老子對自然萬象的哲學思考。在老子哲學思辨中,“道”是永恒的,萬物是運動變化的,事物萬象是矛盾對立的。所有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人力所能為、所能改變的。老子認為,事物在對立麵的比較中才能認識清楚、把握準確,例如美與醜、善與惡、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與下、前與後等等,這是一條普遍真理。基於這一認識事物的方法論,老子闡明了“無為”的用世思想:明哲之人要順自然、因形勢而為,有為而不恃功。

【點評】

人應順自然而作,這無疑是正確的。老子用“無為”冠名順自然而作,是對當時濫作妄為之社會思潮的反動與矯枉。人與自然,立足於大尺度大空間,是無能為力的;但在小尺度小範圍,人是“有為”的。而且,人有為是必然的,這是人的本性所驅使。顯然,用無為矯正濫為,確立順自然之為,一般條件下的很多時候,隻能成為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於是,有為不恃、有功不居,隻可能向修身養性的聖人倡導,而往往難以為安身立命的黎民所認同。

【啟示】

從事物的比較中見差異、識本質、持規律,乃至明得失,這是哲學思維的基本方法,也是智者的聰明之處。

人立於世,必然有為。在天人關係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既不要妄自菲薄,以為無能為力,更不可狂妄自大,以為無所不能。人定勝天是有條件的,也是有後果的;人應順天是必然的,也才會沒有惡果。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