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林大伯家在村裏算是比較富裕的,他的大兒子也就是譚文林堂兄譚浩在外麵工地工作,聽說是個小包工頭,一年能賺不少。
譚文林的堂姐譚珍已經嫁人,堂姐夫家也在新河村,堂姐夫隨著堂兄在工地打工,堂姐平時就住在娘家照顧大伯大伯母。
譚文林到大伯家時,他們家正在吃飯,一見譚文林進來,大伯母好似沒有看見似的,隻是低頭麵無表情的吃飯,大伯也隻是淡淡的問了一句:“吃了嗎?”
譚文林答了一聲:“吃了。”
這時堂姐譚珍搬過來一張椅子讓譚文林坐,說起譚珍她對譚文林一家還算不錯,上一世沒少照顧他們家。
“謝謝珍姐。”譚文林道過謝,卻沒有坐。
“我聽說你高考沒有考上,下一年是打算複讀還是找事做?”大伯繼續問道。
大伯母此時卻停止了咀嚼,豎著耳朵聽,因為譚文林今後複不複讀關係他來此的目的,如果複讀,就譚文林家目前窘迫情況,他今天來肯定是借錢的。
其實譚文林最不願意的就是到大伯家,撇開大伯母小家子氣不說,防人就像防賊似的,大伯老是一副教訓人的架勢讓他也受不了。
“我不複讀了,想找事做。”譚文林答道。
“嗯,不複讀是好事,我早就勸說過長強,給你讀書幹什麼了!像你堂兄雖然沒有讀多少書,但在外麵是個包工頭,錢沒少掙,不複讀好。他媽,你給文林一袋米帶回去。”大伯一聽譚文林不複讀了,高興的點點頭,轉頭又對大伯母吩咐道。
大伯母聽譚文林不再複讀,就輕舒一口氣,後來聽大伯讓自己拿一袋米給譚文林,就沒有好氣的一瞪大伯道:“咱家哪有米了?今天中午全煮了,要不我到隔壁張嬸家借一袋米,日後有了米再還?”
譚文林一聽,就坐不住了,把我當成討飯的了!
“謝謝大伯,大伯母,我家有米,今天來隻是看看你們。”說著譚文林便起身,急匆匆的狼狽離開。
出了門後的譚文林雙眉緊鎖,一拳狠狠的砸在路旁一棵大樹上,“我就不信我譚文林會一輩子窮困潦倒受人冷眼。”
發泄完,他心情好受多了,正要舉步回家,這時卻聽見身後有人喊他:“文林。”
譚文林回頭一看,卻是堂姐譚珍。
“這是五百塊錢,你收著吧。”譚珍從兜裏掏出五張百元錢遞給譚凡,“我知道你自尊心強,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上門來,堂姐隻有這麼多,也不知能不能幫你?”
看著譚珍和藹的臉龐,譚文林頓時有些梗咽,“珍姐!”
“好了,好了,就五百塊錢,看你感動的,快回去吧。”譚珍微微一笑,拍拍譚文林的肩膀就回去了。
譚文林也沒有再說什麼道謝的話,但堂姐這份情他是記住了。
譚文林小心揣好五百塊錢,就向回走,一邊走一邊想著心思?正低頭走著,卻不想和迎麵來的人撞了一下。
“那個沒有長眼的?敢撞老娘!”譚文林猛地抬頭一看,就見自己撞的人是本村洪二牛的媳婦李秀秀,別看李秀秀名字起的文雅,今年隻有三十多歲,但人卻潑辣之極,一向是得理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