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赤壁七星借東風 空城大計滄瀾定(1 / 2)

第一卷先賢已隨逝者去我輩當有傳承人

第14章赤壁七星借東風空城大計滄瀾定

感受到自己的徒兒——李鼎銘那錯愕的神情,孔明不由歎了口氣,他心裏想道,“才說這麼點就受不了了?難道是被打擊太大了?這可不行,起碼要讓他樹立起應有的自信才好。”於是說道,“其實,差不多也就這些了吧,好好努力,有為師教你,你以後甚至可以超越為師的。”

聽著先生在腦海中說出的這些善意的謊言,李鼎銘不由回過神兒來,自己才剛剛接觸到這些而已,放著這麼的師父在身邊,何愁自己學不到本事?以後等自己有本事了,自己也做點這些玩意兒,不求能超過誰,隻求能更了解這個夢幻般的世界吧!既然先生都已經跟他說了這麼多了,也就不差再多說點了。

於是,重拾信心的李鼎銘繼續發問道,“先生,不知徒兒何時才能修行?再有,先生可否將剛剛您所說的寶物給徒兒介紹一二,也好讓徒兒開開眼界?”

“也好!”看著已經恢複原樣的李鼎銘,孔明這才說道。

“所謂‘滄瀾琴’,是為師用當年於昆侖福地所得上古桐木製成,琴音鼓蕩似洪潮,澎湃如滄瀾,故而得名。若與祭祀之時奏響,可使人誠心明意,滌蕩心魂;若與行軍之時奏起,可振奮兵卒士氣,提升將士耐力,可讓三軍迅速前行。且兼有惑敵之效……”說道自己以前的寶物,孔明不由也是有些自豪。

不過話說一半兒,就被李鼎銘迫不及待地打斷,“先生,可是您於四川西城布下‘空城計’時所奏之琴?”

“咦,你竟是也知曉?不錯,為師當年就是彈著這尾琴退卻了司馬仲達的數萬大軍的。”李鼎銘不由啞然,這三國演義中男的彈琴的片段還真就不多,不過恰好就有這麼一出,而且還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實力相差最懸殊的一次經典戰役,雖然沒打起來,不過,卻是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自己這個三國迷又怎會不知道?

未及細想,便聽孔明繼續道,“這‘臥龍書’嘛,自然是我當年於南陽躬耕之時所做。當年,為師想一展抱負,卻不為劉荊州看重,遂與南陽郊野之地築廬而居,每日之時研習兵法術數,為了找尋個資質不錯的弟子,抑或給後人留下點什麼,遂做了這麼一卷。未曾想,還沒收到稱心的徒弟,皇叔便來請為師出山了。”

李鼎銘聽來感覺很是膩害,這隨隨便便就是一本集兵法、術數於一體的秘籍啊這是……,隨即,他有想到了什麼,不由得再次向孔明求證道,“先生,這‘臥龍書’可是您傳給薑師兄的那部‘兵法二十四篇’?”

“怪哉,鼎銘,你是如何知曉為師的這麼多的事情的?”孔明怪異地問道。

“額,先生,其實,您在後世已經被人尊為‘智聖’了,您的事跡也多為人傳頌,雖然後人多不知曉您還是修行者,不過,您給後人留下的財富,卻有不少人還是記得的,這一番傳承下來,想知曉倒也不難,至於‘兵法二十四篇’,其實也是徒兒猜的,想來那麼有用的‘臥龍書’,你也應當會傳給薑師兄的,而徒兒所知的也就隻有這‘兵法二十四篇’了,故而才會大膽猜測。”李鼎銘恭敬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