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凡在村口向爺爺告別,踏上了未來的道路。
太陽從東方慢慢升起,李凡走出李家勾,迎著早晨的陽光走了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回郞坊,這裏有全鎮唯一的一條公路,201國道線。一條小路從山的一邊伸出搭在水泥路上,形成了一個三叉路口,由於這裏是全鎮唯一攔車的地方,因此路口旁有人搭起了幾間商鋪,裏麵茶水是免費的,都是鄉裏鄉親,彼此都認識,店裏的老板也不會收茶水費,但裏麵的東西確是貴很多。
李凡來到店門口,此時太陽已完全升起,店裏早已來了許多客人,都領著大包小包在高聲談論,一旁的店老板熱情的招待著,手裏拿著茶壺來回走動。茶水是倒了又倒,貨架上的商品卻一件未少。李凡站在店門口,見店裏很多人,不便進去,便在路邊找個石頭坐下。
“小夥子,是等車吧,快進來坐嗎。”沒等李凡坐下,店老板熱情的聲音已從店裏傳了出來。
“不用了,老板,在這裏等是一樣的了。”李凡回過頭答道。
“你不是李家勾李大炮的孫子嗎,叫李凡是嗎。”許是李凡回頭時店老板看到了李凡的麵容,拿著茶壺和一隻一次性茶杯從店裏走了出來。
“對呀,我爺爺是李大炮,老板認識我爺爺。”李凡答道。鎮上的村民老一輩大多都叫花名,李凡知道自己的爺爺,走到那都會跟人講起自已在越戰時的英雄事跡,雖然有真有假,但話吹多了,真的也變假,假也變真,真假難辯,久而久之李大炮這個花名便安在了爺爺身上。對於爺爺的真名恐怕除了自已也就是鎮上的快計知道了。
“認識,你爺爺閑時經常來我店裏,大夥都認識,剛才在店裏我看你有點眼熟,便出來一問。”店老板說完便把一次性茶杯倒了三分之二滿遞給李凡道:“來,小夥子,喝茶,是等車嗎,要到那裏去呀。”
“謝老板,想到省城去。”李凡雙手接過茶杯回道。
“別,叫什麼老板,見外了,叫大叔,我跟你爺爺很熟的。”店老板說完看了看李凡坐在石頭上,又轉身回到店中拿出一條長凳放在李凡身旁道:“來來來,阿凡,別坐地上,坐凳子上,要是讓你爺爺知道了定會讓他數落。”
“那謝謝大叔。”李凡也不嬌情,從地上起來坐在長凳上。“哦對了,大叔,去省城的車什麼時候來呀。”李凡坐好後接著又問道。
“要是平時9點有一趟,不過現在是小春運時間,會晚一點,晚十來分鍾吧,到時也要看有沒有座,要是沒座隻能等12點那一趟了。”店老板邊說邊往李凡茶杯上倒茶。
李凡還想問清楚點,忽然店裏傳來一聲叫喊:“老板,來包煙。”
“來了,”店老板應了聲後並沒馬上回去,左右看了看,湊到李凡耳旁低聲說道:“我告訴你呀,除了我跟你說的那兩趟車外別的車都不要坐,不安全。”店老板說完便向店裏走去,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對李凡說道:“我跟你說的千萬要記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