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阿拉伯商人留給何三亮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們有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和獨特的見解。何三亮和阿拉伯商人走到一片長滿無毛蕨和羽葉鶯蘿的叢林分別。阿拉伯商人一路向東而去,清脆的駝鈴隨著他們的遠去愈來愈遠。何三亮他們憑借著阿拉伯商人對他們的指引,他們得知了燕子嶺的地理位置在西南方位,隻要他們借助樹木的長勢就可以原路返回。他們並且得知,一棵樹的枝葉可以一分為二,枝葉茂盛的一方是南方,枝葉稀疏的一方是北方,這條信息將對於徒步旅行有著生死般的重要性。阿拉伯商人不僅對地理無所不知,他們對天文也是頗有見解,隻不過這些見解都是他們祖祖輩輩在遙遠的跋涉中道聽途說來的,這些見解包括希臘對天體的傳說;印第安人早已發現了可以生存的天體;猶太人在市場上交易星辰;人類可以掌控月亮的圓缺等等之類傳言。但經過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祖輩遠行的阿拉伯商人對這些給予否決,他們在遙遠的旅途中,隻采用中國對天文更成熟的詮釋。那就是北極星永遠懸掛在天空的北方,最終北極星被阿拉伯商人稱為——方向的眼睛。

何三亮更為震撼的是,他從阿拉伯商人嘴中得知,世界的另一端生存著樸實勤勞的黑人和白種人。而且,由人類不受限的****創造了混血人。他們有著褐紅色的頭發,瓦藍的碧眼睛和鷹嘴一樣的彎鼻。歐洲常年****。這個時期,歐洲人正在以戰爭爭取民權,這裏是一個常年革命的地方。何三亮盡管對這些詞句無法理解,但當時阿拉伯商人講述時,他依然聽的津津有味。對此,他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說:“戰爭可以刺激文明進步”。阿拉伯商人為了感謝西伯利亞狼與燕子林年輕人之間的這次“公平”交易,他們慷慨地拿出焦黃的麵包和奶油。幾個人圍成圓圈坐在樹蔭下,共進晚餐。在此期間,阿拉伯商人拿起最大的一片麵包,送給不停嚎叫的大毛拉。大毛拉對麵包置之不理,在一個年輕阿拉伯商人的不懈堅持下,大毛拉隻是好奇的用鼻子嗅了幾下。最後,大毛拉以幾口口水作為回禮以及對麵包的排斥。何三亮對大毛拉這樣的態度表現極度生氣,他甚至就要無法忍耐大毛拉對如此美味食物的踐踏與不尊重。他滿懷怒氣,一連好幾遍地嚷嚷:“你這個不是人的家夥······。”阿拉伯商人卻無比平靜的說:“他的價值就在不是人上。”餐後,他們同道走出不遠,在長滿烏毛蕨和羽葉鶯蘿的叢林分別,之後他們便開始了各自不同的再次跋涉。

這個世界有很多地方還不為何三亮他們所知曉。但,阿拉伯商人所告知他們的一些旅途知識,確實在他們返回燕子嶺的路途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一路憑靠樹木枝葉的茂密和稀疏,辨別南北。他們還借助鐵籠裏西伯利亞狼的警覺、動、靜,捕獲附近的動物用來充饑,補充食物的短缺。

他們正是借助阿拉伯商人所提供給他們的知識,順利回到燕子嶺的。

長達十八個月的跋涉就這樣在一個炎熱的中午結束,他們能夠順利返回,燕子嶺的居民無不驚訝。就在何三亮他們真正踏入燕子嶺土地的那一刻,整個村子一片嘩然。村民們一個個陸續向唯一可以進入村子的小道聚集,以最熱烈的儀式歡迎他們勝利歸返故土。居民們向他們打聽外麵的世界是否還有人類的生存,以及他們是否走到了世界的邊緣。年輕人和何三亮一一為居民們做出解答,隻不過他們統統誇大了路途的艱險和外界的遼闊。年輕人帶著渾身的疲憊娓娓說道:“這個世界根本沒有邊界,我們走了甚至不到百分之一。阿拉伯人才是真正的探險家。”他還說:“我們根本不知道希臘和朝鮮的存在,我們對這個世界一點都不了解。”當居民們問起和他們兩個一起去的那個年輕人,為何沒有跟他們回來時。何三亮似乎才注意到和他們一起患難的旅伴已經跟隨阿拉伯商人去了文明的東方。他說:“他確實有著與眾不同的眼光,他跟著阿拉伯商人去了地球的東北方。我敢斷言,他以後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探險家。”。緊接著他和年輕人為居民們觀看了大毛拉和西伯利亞狼,居民們無不讚賞他們的英勇和這次旅途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