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孩子的母親是誰(1 / 1)

有一天,兩個妓女來見所羅門王,站在他麵前。其中一個說:“陛下啊,這女人跟我住同一個屋子,我在家生孩子的時候,她正住在那裏。我生了一個男嬰,兩天後她也生了一個男嬰。這屋子裏隻有我們兩個,沒有別人。一天晚上,她不小心壓死了自己的孩子,就半夜起來,趁我熟睡時抱走我的孩子,放在她床上,然後把她那死了的孩子放在我的床上。第二天早晨,我醒來要給孩子喂奶,發現他已經死了,再仔細一看,才知道那並不是我的孩子。”

另一個女人說:“不!活著的孩子是我的,死的才是你的!”

第一個女人回答:“不!死孩子是你的,活著的是我的!”

她們在所羅門王麵前就這樣爭辯起來。

所羅門王心想:“既然她們都說活孩子是自己的,死孩子是對方的,那麼……”他對左右說:“拿一把刀來!”左右的人把刀拿進來,王下令說:“把這活著的孩子劈成兩半,一半給這個女人,一半給那個女人!”

那孩子的母親心疼自己的兒子,就對所羅門王說,“陛下,千萬不要殺這孩子!求你把他交給那女人好啦!”

另一個女人卻說:“不必給我,也不要給她,把這孩子分成兩半吧!”

所羅門王說:“不可殺死這孩子!把她交給第一個女人,因為,她才是孩子的真正的母親。”

以色列人聽說所羅門這種英明的裁決,都非常敬佩他,他們知道上帝賜給他智慧,使他公平地審判案件。所羅門確實不愧為睿智的君王,眉頭一皺,就解決了一樁棘手的疑案。

那個“惡毒”的妓女,不僅想奪人之愛,而且還想將孩子一分為二,以求心理平衡。但上帝是公正的,正義終將戰勝邪惡。

當然,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隻要我們肯動腦筋,勤於學習,也會像所羅門王一樣充滿睿智。現代猶太人非常重視尋找解決問題的竅門,不管在工作上、生活中,還是軍事上,都是如此,以色列發起的“閃電行動”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閃電行動”是以色列在1976年7月3日實施的一項突擊軍事任務。

當年的6月27日,4名巴勒斯坦人和4名聯邦德國人劫持了一架從法國飛往以色列的班機,迫使它在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降落,劫持者要求以242名人質交換被以色列當局拘禁的53名巴勒斯坦人。

以色列當局一方麵通過外交途徑來拖延時間,一方麵抽調了200名官兵組成突擊隊,采取以“閃電行動”為代號的軍事手段。

由於阿明總統領導的烏幹達政府是傾向巴勒斯坦人的,這就給“閃電行動”增強了難度。

為了搞好“閃電行動”,以色列當局作了充分的準備,研究了恩德培機場的地形和設施、烏幹達軍隊的實力及布防、劫持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並進行了模擬演習。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4架塗有民航機標誌的以色列軍用運輸機騰空而起,利用民航線超低空飛行,其中一架飛機停在肯尼亞內羅畢機場作為“野戰醫院”,一架飛機充當指揮機,剩下兩架飛機則進入恩德培機場上空。

他們在空中發出訊號:“我們運來了劫持者要求釋放的巴勒斯坦人,請準予降落。”

恩德培機場的指揮塔看見飛機標有法國民航標誌,就允許降落。以色列突擊隊員未等飛機停穩就衝出機艙,立即分三路行動:一路乘一輛高級的“奔馳”車,冒充烏幹達總統阿明,直闖關押人質的候機大樓,以迅速的行動擊斃劫持者,救走了全部人質;第二路則去攻擊停在機場上的20餘架烏幹達的米格戰鬥機,以保證自己能安全返回;第三路則去襲擊機場的指揮塔。三路人馬同時行動,配合默契,全部戰鬥隻用了53分鍾,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這次行動是名副其實的閃電式的,它的成功之處還在於:一是充分周密的準備工作,二是自始至終的“詐騙”行為,如將戰鬥機改為民航標誌,將奔馳車冒充為阿明座車等等,等到烏幹達軍方知道上當後,以色列的突擊隊已勝利返航了。

《塔木德》上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凡事都有解決的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