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燕雲居詩(2)(2 / 3)

最賞輕簾綽約花。

我自多情卿自雅,

從今詩酒惜年華。

風雲才略意如何,

詩酒朱樓伺眼波。

樂至悲來成即敗,

春花秋葉自情多。

拾得寒山一段雲,

慢裁輕剪古城春。

欲題心語無佳句,

唯憶文祠月半輪。

戲改陸放翁《無題》詩

碧玉當年未破瓜,

學成詩賦作渾家。

風姿綽約平頭巷,

柴米油鹽醬醋茶。

閑詩一束(選二)

一品飲

也嗜咖啡也嗜茶,

中西兼蓄興無涯。

人間翰墨應如是,

便賞孤桐便賞花。

二吞吐

飯後未抽一口煙,

何來意興若神仙。

莫如改族成茶客,

晴弄文章雨弄玄。

獻詩三章

《新唐書》卷一三七《郭子儀傳》有讚曰:“子儀完名高(節),爛然獨著,福祿永終,雖齊桓晉文,比之為褊。唐史臣裴垍稱,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世而上不疑,侈窮人欲而議者不之貶。”大哉吾祖!值此華誕一三零四周年之際,欣逢澄邑郭氏宗親紀念館落成慶典,謹以拙詩三章敬獻。

其一

雲覆風橫晴或晦,

權傾功蓋倚還偏。

古今閱盡唯吾祖,

高(節)完名獨燦然!

其二

李白詩仙遇赦時,

夔門水暖彩雲飛。

功名拚卻酬知己,

千古一人郭子儀。

其三

貴胄由來姓氏香,

有唐一代大輝煌。

遙瞻萬古韓江水,

未及汾陽世澤長。

香奩詩

課罷歸來聞見多,

笑談隨意轉秋波。

中宵茶後心無事,

細數檀郎指上螺。

香山紅葉

又見霜楓大景觀,

也傷也賞自悲歡。

可憐滴盡胸中血,

染就秋山一片丹。

行歌善忻園四章

遲晨驚起赴機前,

近午機停眼望穿。

一串門鈴千串樂,

善哉忻也善忻園。

談詩論史鋒猶健,

漫舞閑歌未盡歡。

又派棋枰添雅興,

善哉忻也善忻園。

紅顏櫥下舞翩躚,

味素胡椒最有緣。

一盞單叢酬巧婦,

善哉忻也善忻園。

情融白粥甘於蜜,

意洽鹹魚勝似鮮。

相敬如賓頻舉案,

善哉忻也善忻園。

行路難

寂寞此身漂泊久,

病中孤苦益思親。

愁看眼下芸芸者,

無有知寒問暖人。

驛大明湖春遲

二月萍蹤過大明,

彌彌淺浪別離聲。

滿湖春色不輕與,

留待伊人下曆城。

乙酉除夕和查博

舊年將逝更新年,

爆竹驚天夢未圓。

知否此身長作客,

清溪野嶺夜行船。

注:查博,查姓博士,京城學者,作者之友人。

憶昔

據說人歲數大了,容易懷舊。其實,懷舊作為一種情結,人皆有之。逝光如水,奔流不息,記憶經受淘洗,留下來的大都金子般閃亮,於是人無長幼,皆喜懷舊,餘未能免,故作是篇。

渡遇

高中時曾與一女生同舟渡海回校,後不複見。

偶因共渡識芳容,

尋遍校園細竹叢。

猶記春衫青格子,

至今憐惜綠蔥蘢。

幽會

七日秋情一夕春,

天邊明月岸邊身。

花縱解語終飄溷,

卿未施朱也可人。

初吻

城垣半落老林隈,

清夜好風拂拂來。

回首駭然花帶雨,

靦顏淺笑撲郎懷。

識昆

俗劇村謳不足論,

忽驚雅樂落梨園。

應疑天外飛商羽,

從此昆腔係夢魂。

縱酒

六十年代下鄉勞動鍛煉,鬱鬱不得誌。

且將村釀等瓊漿,

未遇知音亦酒狂。

但見青霄高萬丈,

幾時雲漢起鷹揚?

夜歸

算準時辰乘早車,

奈何晚點夜歸家。

便將風雪推門外,

向火暖身品熱茶。

與蘇導困川江

買舟東下嘯歌行,

大霧連江辨水聲。

奪席移樽詩複酒,

前程到此半朧明。

與季思師坐街

八十年代,曾陪恩師季思師去和平裏馬少波先生家作客,宴罷告辭,出門閑逛,於街邊小坐。

豈知庭院亦紛紛,

小憩街邊漫論文。

一日為師終世父,

掃除落葉侍嚴尊。

下象棋

楚漢鏖兵未惜軀,

拔旗浴血壯千夫。

亡車佚馬猶酣鬥,

困死九宮始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