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2月,因武器核査糾紛引起的美伊衝突,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美國為了迫使伊拉克遵守聯合國武器核查決議,向海灣派出了數萬名海軍陸戰隊及三艘航空母艦,準備再打一次有限的海灣戰爭。
2月上旬,美國國防部長科恩在中東穿梭訪問,說服其阿拉伯盟友支持美國對伊動武。2月11日,科恩在得到了盟友的肯定答複後,順訪遊戈在海灣的"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他身材高大挺拔,邁著健步走向甲板,接受海軍官兵的敬禮,並向將士們發表講話:
"我們美國政府已確立了打擊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我們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巴格達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我們的行動代號是'沙漠雷暴’。我們要以迅雷般的軍事行動,徹底摧毀薩達姆。如果伊拉克膽敢使用化學武器或生物武器,它定會遭到沙漠雷暴的堅決回擊"。
這次美伊衝突,立即使人想起了幾年前的海灣戰爭。同樣是為了打擊薩達姆,美國上次的“沙漠風暴”行動打的是“聯合國多國部隊”的旗幟,是履行聯合國的集體安全義務。在本次核查危機中,聯合國的立場與美國不盡相同。雖然都主張"集體安全"行動。美國的重點傾向於軍事行動,而聯合國則致力於外交行動。
聯合國安理會與秘書長密切配合,派遣安南秘書長緊急奔赴伊拉克。作為黑人外交家,安南先生不辱使命,力挽狂瀾,化解了即將爆發的又一次海灣戰爭。美軍"沙漠雷暴"沒有炸響。美國對此心有不甘,繼續戰爭咆哮。而舉世對安南的和平外交則高度讚揚,認為聯合國活力增強了。
因此,人們對聯合國憲章的"集體安全"行動條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聯合國自1945年成立後,這個偉大組織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和平,製止侵略。為此,聯合國憲章規定了集體安全的條款。但凡有侵略或其他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行為出現時,聯合國各會員國可以在安理會的授權下,采取集體安全行動,製止侵略,恢複和平。大國在聯合國集體安全行動中負有特殊的責任。
到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聯合國集體安全行動當屬朝鮮戰爭和海灣戰爭。前者由於中國在安理會的席位被非法竊據及蘇聯沒有出席安理會而有合法性不足之嫌,但後者則是一次空前成功、極其典型的聯合國集體安全行動。
聯合國成立以來,維護安全與和平成為首要行動職責。此外,聯合國為了緩解地區性衝突和某些國內戰爭,向某些國家或地區派出了不帶強製義務的維持和平部隊,因其士兵頭帶藍盔,維和行動又稱為"藍盔行動"。
戰爭衝突是人類和平的敵人,同時也是一係列人間災難的根源。戰亂產生了成千上萬的難民。他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生死無依。為了地球的同胞,聯合國成立了難民署,協調與安置世界各地的難民。在巴勒斯坦、在黑非洲、在伊拉克、在柬埔寨、在阿富汗……到處都可以看到難民天使在行動。
與此同時,聯合國為了建設一個美好的世界,還在其他許多領域開展了行動,如人權領域、裁軍、保護婦女兒童、全球環境問題等。
進人90年代以後,冷戰的結束,使聯合國走出了大國交惡、相互擎肘的癱瘓狀態,聯合國在各個領域的活動均煥發了青春。然而,與此同時,由於種種原因,聯合國卻麵臨重重危機。聯合國需要改革。聯合國呼喚改革大行動,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聯合國是動態的,不斷的會議,不斷的行動計劃,不斷的前進。在進人新世紀之時,世界對聯合國寄予了厚望。
我們編寫本書,就是希望把聯合國一係列重大行動總結出來,供讀者學習和思考,為同創一個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第一章 核查問題伊拉克挑戰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