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11日,持續了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法國在戰爭中取得了勝利。瑪麗的-國波蘭,也掙脫了加在身上的已有150年的枷鎖獨立了。

1914年,關閉了11年的研究院大門重又打開。瑪麗又坐回原來的位子,助手們也都開始了緊張而有秩序的工作。

兩個女兒長得很健壯,差不多和媽媽一樣高了。21歲的女兒還在學習,她要作一個物理學家,而且研究鐳,走父母彼埃爾,居裏和瑪麗,居裏的道路。

居裏夫人從內心希望二女兒艾芙做一名醫生,研究鐳在醫療方麵的應用。但是,居裏夫人並不強迫孩子。她尊重女兒的選擇,支持她的每一種任性計劃。艾芙喜歡音樂,她就讓女兒自己去選教授和學習方法。

年過50的瑪麗,覺得健康狀況遠不如從前了,所以,每到暑假,她總是使身心盡量獲得充分的休養。

她與女兒很喜歡去麵臨英法海峽的布列塔尼避暑地,常常也會有一些教授朋友與她們同去。他們友好地與純樸的漁夫、農民打成一片,過著自然悠閑的生活。

1920年5月的一天,居裏夫人正在實驗室工作。這時一位美國女記者麥隆內夫人來訪問她。她們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十分融洽。麥隆內夫人向居裏夫人提出了一係列問題,居裏夫人都一一作了回答。當麥隆內夫人從交談中得知居裏夫人沒有什麼財富,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偉大發現而獲得任何物質利益時,她感到十分驚訝。

居裏夫人說:“鐳不應該使任何人發財。鐳是化學元素,應該屬於全世界。”

“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任你選擇,你最願意要什麼?”麥隆內夫人又問道。

“我很想能有一克純鐳來進行科學研究。我不能去買它,對我來說,它太昂貴了。”居裏夫人回答。

麥隆內夫人知道,居裏夫人在丈夫死後,就把他們用幾年的辛勤勞動獲得的價值百萬法郎的鐳,贈給了巴黎大學實驗室。為了這件事情,朋友們常常責備居裏夫人不應棒那樣做,說她應該把這筆財富留給她的孩子們。但是居裏夫人卻說:貧困固然不太好受,但是富裕也沒有必要,甚至是很討厭的。”她讓自己的孩子們,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謀生。

麥隆內夫人回到美國後,寫了一係列文章,介紹彼埃爾,居裏和居裏夫人。她追憶了居裏夫人在大戰中的功勞,介紹了她用X光治治療戰士們創傷的情形。她告訴美國人民,今天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因為沒有原料將要被迫中斷她的研究工作,希望美國人民贈給居裏夫人一克鐳。由於她的倡導,美國各大城市都設立了委員會,掀起了一個捐獻購買鐳款的運動,幾個月的時間內,就#集到購買一克鐳的款項。

居裏夫人早已忘記了和麥隆內夫人的談話,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了麥隆內夫人的來信,告訴她想要的鐳已經有了,並熱情地邀請居裏夫人去美國訪問。

1921年5月,居裏夫人帶著兩位女兒和艾芙乘船抵達紐約。人們穿著盛裝,舉著標語牌歡迎她,向她獻了鮮花。紐約各大報都用顯著的位置,報道了居裏夫人的來訪。5月20日,美國總統哈定在華盛頓向居裏夫人正式轉交了一克鐳。在致詞中,哈定總統稱讚居裏夫人是一位“高尚的人,忠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除了她那極勞苦的工作外,還盡到了婦女的全部天職。”居裏夫人說要把美國贈送她的這一克鐳用於科學研究,永遠屬於科學而不是屬於她個人的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