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3)

“是的。”艾德肯定了這樣的想法。

“那我應該如何稱呼?”

“自己去問。”

一切生物——無論智慧程度如何——總是會遇見問題,大多數會首先等待,希望問題自己解決。然而倘若這樣的祈願無法實現,不那麼智慧的就會拚著生命去麵對,久而久之就長出了鋒利的爪與厚實的皮毛。然而相對智慧的,卻會由於更多的智慧而產生的膽怯的放大而繼續等待,亦或是祈求他人的幫助。久之,幫助他們的有較鋒利的爪的,就會被當作另一類生物,逐漸被尊稱為神明。再聯係上一些災難時的電閃雷鳴,洪水滔天,宗教就產生了。

於是一代代較為智慧的人將這樣的經驗傳承下去,人們遇見問題便會首先祈禱神明,然而總會有神明無法前來的情況,或是總是這樣的情況,可能性又會一分為二。仍然有些麵對的,還有躲避的。這就是農民起義的最初了。

然而躲避的人倘若躲開了呢?他們是會繼續祈禱還是不再相信神明?馬丁如是想著。或許在無法接受神明的庇佑時,人們自己就會成為神明,這大概是戰場上有時炮灰兵團戰鬥能力出眾的緣故了。如此理解,那些由平民最終成為主教的人,一定萌生過這樣的念頭了。那麼他們一定是不會理會神明的了。

如此推理,馬丁得出駭人的結論,教會的人就是最不相信神的人。他們之所以能讓瀆神者重新歸順教會,隻是由於他們對這樣的人,也就是對自己的了解而已。

馬丁忽然很害怕,怕自己唯一的寄托,即精神上的神明,在一瞬間灰飛煙滅。這樣,他就隻能回想起過去,回想起曾經的不堪回首。他隻能繼續苦研經文,期望所謂神明的話能給自已的問題一個答案。

或許他很久也不會得到答案了。塞恩斯還在長時間了旅行中,當他返回時,第一件事也不會是幫助馬丁解答他的問題,與之前一樣,隻有德默克能幫忙。

德默克如今卻隻關心自己的魔法人偶。大批的年輕勳貴後代被調換,打著防衛軍團輪換的名義。平日閑散於王都的公候們,一個個回到領地,私底開始征召隊伍。龐大的貴族體係開始運作,上至公爵下至騎士,甚至還有好武的農夫,也都聞風準備投效領主。

按理,南納斯應有相對應的舉措,然而他們卻不聞不問,像是試圖繼續維持和平的舉動,這讓普洛斯普一方大為興奮,故作一份正人君子模樣,大肆訓練軍隊,以協助新的盟友利特王國為名,準備幫助其攻打敵對的斯普王國。

然而無論是發動戰爭或是對此不聞不問,民以食為天,基礎的生產是必須被保障的。在這樣的關頭,中下層的貴族自然歡迎魔法師的改革。為了使之名正言順,德默克便讓這些人偶們解釋為“一個愛好和平的魔法師團體”的新的舉動,目的在於以平和的方式要求國王們放棄戰爭的舉措,此舉受到了許多農夫與下層貴族的歡迎。

不久之後,當塞恩斯在自貝特瑞拉前往南納斯的路上,正偶遇了這麼一個人偶。由於這種行為與自己曾經的行為相似而感到怪異,便上前詢問了人偶。從人偶口中聽到了德默克編造的借口之後,主動提醒人偶,幹脆直接將普洛斯普一眾貴族的禮物換作農村中的公共建築,再多花費些許魔力,讓人偶有少量的智慧——或者說遇到特定的情況做對應的事的能力,充當其民間的醫生教師,雇傭幾個吟遊詩人讓人手足夠,十數年後就能完成開啟民智的想法。從人偶處收到消息後,德默克雖然不知道塞恩斯打怎樣的主意,但也認同了。

“好極了,”塞恩斯聽到人偶的回複後自言自語,“連啟蒙運動都快出現了。”